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覃博雅)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当地时间26日上午11点40分左右参拜靖国神社。这是自小泉纯一郎于2006年8月参拜靖国神社以来,日本现任首相将时隔7年零4个月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国政府对日本领导人粗暴践踏中国和其他亚洲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公然挑战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径表示强烈愤慨,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点击进入微访谈回放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东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林晓光今天接受人民微博微访谈时表示,中日关系的走向和未来发展,不会因为日本首相一次参拜靖国神社而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安倍的倒行逆施无疑使已经紧张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底气何来
林晓光表示,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的底气,大体源于日本国内对其政策的所谓支持。安倍上台后,所谓“安倍经济学”使日本经济出现了回升的可能性,国内支持率一度较高。这是安倍敢于挑衅中国的因素之一。
此外,作为日本盟友的美国等国的纵容,中韩之外其他亚洲国家有力反制的缺乏,也使得安倍自认为获得了“发展空间”,一意孤行,要在任期内推动日本国家发展方向的“转向”。林晓光指出,在历史问题上,美国的基本立场是安倍不能因为其历史观而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从而导致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但对美国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能影响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和亚太地区的美国利益。因此,美国虽然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但是从态度上看,一般不太公开和明确。
前倨后恭
林晓光表示,安倍今天参拜靖国神社后,却反过来称日本与中韩的关系非常重要,还要“永不再战”,这一系列举动属于安倍的惯用伎俩。
林晓光分析,安倍往往是一方面不把话说死,所谓“不关闭对话的大门”,承认中韩与日本的关系很重要,另一方面却不断出台伤害中韩人民、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政策。所谓“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指的就是安倍这样的行为。这让世人进一步认清安倍之流逆俩历史潮流而动的政治理念和强硬对抗中国的政策方针,再次暴露其错误历史观,挑衅了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和平以及战后国际秩序。
林晓光认为,中日关系的走向和未来发展,不会因为一次参拜靖国神社而有根本性的改变。但安倍的倒行逆施无疑使已经紧张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甚至预示了未来一个时期内日本的发展方向和中日关系的走向。
长期斗争
林晓光表示,针对安倍之流的倒行逆施,中国一方面要坚持和平外交,维护地区稳定;同时要增强国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此外,还要向国际社会说明自身的立场,争取更多的国际资源。一句话,需要发展和强大自己,做好与安倍之流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毕竟,时间对我有利。
林晓光指出,日本右翼眼看中国日益发展强大,所以事事与中国捣乱,欲扰乱中国的战略发展的步骤和节奏,但不过是螳臂当车。他认为,安倍政府必须改变其敌视、挑衅和对抗中国的政策,否则中日关系很难正常发展。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天表示,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特别容易让人想起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处在艰苦卓绝的时期在《论持久战》中的演讲——“中国是大国。进步、多助,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