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3月13日电 近日,我国大运河联合申遗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其中,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江苏扬州境内10个遗产点、7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区。
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冬冰说,扬州不仅在资源调查、保护规划、文物整体保护、环境整治、编制规划等方面走在了前列,更为宝贵的是,在申遗与经济发展无可避免会发生冲突时,扬州始终坚守“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坚决保护文化遗产,为大运河申遗的顺利推进作出了贡献。
2500年来,扬州积淀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在大运河的滋养下,扬州在汉唐清三度繁华,尤其是清康乾时期,扬州成为世界上人口超过50万的十大城市之一。如今,如何再现世界名城胜景,是镌刻在扬州人灵魂深处的梦。2007年,扬州人终于迎来有望再现世界名城辉煌的历史性机遇。当年9月26日,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扬州以牵头城市的身份拉开大运河申遗序幕。
怎样处理申遗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扬州旗帜鲜明地提出,舍弃一些短期利益,克制一些开发欲望,控制一些发展冲动,把运河孕育的深厚传统文化传承好,守住城市的根和魂。
基于这种认识,扬州对任何列入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范围的破坏行为坚决制止、一律叫停。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申遗首先要把祖先赐予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突出展示大运河所蕴藏的创新气质和历史风貌,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闻名遐迩的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周边生态优美。2006年,毗邻景区北部的223号地块开发权被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市文物部门及时进场考古,发现清代中期园林遗迹。5年后,地块内一直处于封存状态的24122平方米土地被政府收回。2011年,扬州一公司在大运河申遗遗产点预备名单的里运河故道抽淤造田,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及时介入,责令施工单位恢复原貌,一个体量庞大的旅游和房地产项目被冻结。
随着申遗逐渐深入,扬州对历史遗产价值的理解愈发透彻,行动愈发谨慎。在借申遗之机全方位调查摸清历史家底的同时,扬州促成了遗产保护长效机制的确立。如今,全市所有的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初,规划部门必须书面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涉及大运河遗产保护区域以及历史遗存的,一票否决。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