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社发
本报特派记者 李钢 吉祥 3月11日发自北京
3月11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内容和考虑”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对于舆论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面对关于是否有人抗拒机构改革时,王峰表示,改革不能说没有阻力,但没人抗拒。
18个机构要相应划转
“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出于哪些考虑?”面对记者的提问,王峰说,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机构改革包括稳步推进大部制,但是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应当是职能转变。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如果职能不转变,一味地调整机构,效果不会很好。 在谈及如何把改革方案当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时,王峰说,将采取多项措施进行落实。首先,抓紧研究制定新组建六个部门的“三定”方案,在其中突出转变政府职能和部门责任;其次,将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分配到各部门,限定时间,按照改革的要求,拿出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措施来,一步一步推进;除此之外,这次改革必然要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
王峰说,六个机构的调整涉及到诸多相关部门职能的调整,初步算下来大概有18个机构,要把它自己的职能随着这六个机构的兴建和组建,相应地进行划转和调整,对相关机构的职能要进行修订。
机构改革看准了才能迈出一步
有记者问,此次改革步伐没有传言的大,大文化部、能源部等都没有涉及。对此王峰一一给予了回应。
王峰说,他也注意到网上的议论,但是,机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看准了才能先迈出一步。“这次把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两个机构合并起来,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至于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下推,咱们先走走看。”
对于没有设置体改委的问题,王峰说,之所以没设立是因为有“三个拿不准”。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不要再搞一个实体机构,拿不准;现在的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是全方位的改革,由一个部门来统筹,干得了干不了,拿不准;在相关改革领域,已经建立了诸多专门负责改革的高层协调机制,比如医改、文化体制改革等,这种情况下,重新再搞一个机构来推进方方面面的改革,行吗?拿不准。
发改委职能要下放也要加强
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关于国家发改委的职责权限,有意见认为需要进一步改革。对此,王峰说,历次改革,发改委都是议论的焦点,因为它权力比较集中。这次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发改委转变职能的力度。
对发改委权力过大的言论,王峰回应说,这次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发改委转变职能的力度。这次职能转变推出的十项职能当中,相当一批都和发改委有关系。
王峰说,发改委的地位和作用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发改委管得过多、过细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宏观调控体系还要进一步完善,发改委也有进一步加强完善职能的任务,也不都是完全下放,该加强的还要加强。比如规划、经济的预测等需要加强。
王峰强调,简政放权是改革,加强也是改革,聚焦到发改委同样如此,一方面要放,一方面该加强的必须加强。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