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的就业环境亟须“打扫”--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环卫工的就业环境亟须“打扫”

2013年02月28日01:58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赵 强

  据相关统计数据,河南省郑州市(含郊县)在一线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中,95%以上都是临时工。这些临时工没有假期,没有加班费,大部分没有劳动合同。在一些中部省会城市,环卫工的情况与河南郑州基本相同。(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环卫工的生存状况曾经被这样的新闻热点所勾勒:到银行讨水被拒、树上挂着吊水也不敢休息、工作36年到了78岁仍不能退休……这来自不同地域的图景,生动刻画出了环卫工的艰辛:工作脏累苦,社会地位低,福利匮乏,权益无保障。

  而之所以落得如此境地,不过是因为这些环卫工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名字——临时工。去掉这个前景黯淡的名目之后,则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在经济发达的温州,居然有1102名大学生报名去争8个掏粪工岗位。有人批评他们是冲着编制去的,却没有人表扬他们不怕脏苦累。

  这其实是个很古怪的批评,如果只有编制才能有保障,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工作,那追求编制不正当么?环卫工不仅曾经是堂而皇之的国家工作人员,更有时传祥那样的掏粪工,登堂入室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但现实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没有编制,就没有假期,没有加班费,甚至没有劳动合同,95%以上的环卫工都是临时工,甚至要“临时”一辈子,这是被谁塑造的职业形象,又是被谁改变的就业观和社会价值观呢?

  按照严格的劳动法规,没有编制,没有劳动合同,只要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都应该享有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休息权等合法权益。但在现实环境中,环卫工们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更因为雇佣他们的是行政职能部门或者相关的公司,他们明知权利被侵犯,也无力去主张。年轻人、城里人不愿做环卫工,不全是嫌弃这个工作,还因为这个职业的就业环境被污染了。

  在劳动力资源丰沛的环境中,会有低端劳动者舍弃一部分权利谋取工作。但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中国,这样的“福利”很难再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体力劳动者的劳动价格会越来越高。日前,湖北孝感市市委书记和市长联合发表公开信,挽留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就业、创业,不也是因为有了紧迫感么?

  城市不可须臾离开环卫工。因此,及时尽早为环卫工们打扫就业环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既必须也必要。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