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金增敏提供的图片
记者19日实地拍摄。从对比图片可以看出,河道已经进行过清理
温州瑞安仙降镇河道污染严重,杭州企业家金增敏出20万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2月17日,浙江在线报道此事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省内外众多媒体作了跟进报道。(报道链接:温州瑞安一河道污染严重 网友出20万请环保局长游泳)
十多年前可以游泳、洗菜的河流为何如今臭气熏天?生活垃圾、工业污染,谁是罪魁祸首?曾经花了大力气整治为何不见成效?根治污染到底路在何方?2月19日,浙江在线记者来到温州瑞安,探访这条被污染的河流。
鞋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工业垃圾,不产生废水
仙降街道位于瑞安市郊,距离城区8公里左右,以胶鞋、箱包、霓虹灯为三大支撑产业,其中胶鞋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浙江在线记者从仙降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仙降街道共有胶鞋企业1000多家。街道去年GDP总量5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胶鞋产值所占比重超过60%。
沿街道两旁,记者看到,胶鞋厂的门面一家紧挨着一家。刺鼻的橡胶味儿不时钻进记者鼻孔。村里居民说,这些胶鞋厂绝大多数是家庭式小作坊。这些年胶鞋生意比较好做,胶鞋厂家也是有增无减。
“这两年胶鞋制造业行情很好,因为橡胶价格下跌。”仙降街道城建办副主任池克万说。
与其他小企业相比,胶鞋生产线有它的特殊性。春光鞋业店主许正利说,胶鞋生产中不需要用水,所以不涉及到废水排放。“我们每年的水费总共才花100来块钱,仅仅是用来冲一下洗手间的。生活用水都是自来水,水源来自远方的高楼地区。”
依莱特鞋业店主谷东万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橡胶生产中倒是需要大量用水,但是我们的橡胶原材料都是从安徽运过来的,仙降本地没有橡胶厂。”
许正利说,胶鞋厂从外地运来橡胶、皮革等原材料,然后通过机器加工,直接变成了胶鞋成品。其中的污染可能只是一点废气,不会有废水排放。
环保局长包振明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胶鞋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废水排放,所以没进行过环保测评。涉及到的工业污染,主要是废气排放,环保部门在原则上都是要求加高烟囱,实行高空排放的。
但是,胶鞋企业产生的工业废弃物,的确是河道污染的来源之一。
河道里打捞起来的工业废弃物
村民:污染根源在于规划不合理
在金增敏帖子所反映的那条污染河中,几名村民正戴着手套、穿着胶鞋,拿竹筐清理垃圾。
记者看到,清理出来的垃圾有泡沫、塑料碗、矿泉水瓶、方便袋等生活垃圾,也有一筐筐的橡胶、皮革边角料。
“这些橡胶都沉在河底,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正在河中清理的向师傅说。向师傅来自四川,在仙降打工好几年了,他和另外几个村民是被临时雇佣来清理河道的。
站在岸上的金师傅是仙降街道本地居民,他在这里生活五十多年了。金师傅说,以前河流很宽,是现在的两倍,大轮船都能开得进来。十多年前,河里还能游泳,在外干活儿回来,河里舀一杯水就能喝。
后来发展工业,填河造房,有的地方被堵死,再后来就逐渐变成一条臭气熏天的死河了。
金师傅认为,不是本地人不好,也不是外地人素质不高,河流被污染的根源在于当初没有进行合理规划。
村民也赞同金师傅的看法。有村民回忆说,早些年,这条河流像是护城河一样弯弯曲曲,直通飞云江,前后绵延至少2000米长,因为填河造房,现在变成了一条流通不畅的死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