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刚结束,有机构随即发布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意向分析,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29%),而“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只占9%。对此,专家认为,如果学生抱着这样的思想去读研,将难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新闻晚报》1月8日)
相信很多同学在选择考研之前,都会在内心做一番思想斗争和自我拷问——究竟为什么要考研?即使是盲目、无意识地考研,每个人也大都会为考研找出个理由来。对于专家的这种看法,笔者并不赞同。
首先,在今年180万的考研大军中,9%的比例就意味着有16万的学生想从事“学术研究”。考虑到国内每年高校研究生的招收录取比例,再考虑到国内各大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每年人才招聘可以接纳的人数,这个9%的比例其实并不低。换句话说,这9%想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研生,也未必每个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其次,从事“学术研究”首先也是一种职业选择,也是“就业”的一种形式,它跟“就业前景好”、“想去更好的大学”这两大理由是并列关系,在道德上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不必把“学术研究”抬得过高,进而要求每个考研生都得出于单纯为学术而考研的动机,这无异于“学术”动机“绑架”。
第三,一流的研究成果出现的条件有哪些?跟最初一个学生“考研的动机”有多大程度上的相关性?其实,问题的答案很复杂,牵涉的因素也千头万绪,变数很多,比如体制、学科差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大不相同)、个人素质、努力程度、机遇与选择等。“考研”只不过是一次入学考试罢了,这个考试是决定一个人可以进入“学术”之门的门槛,而“学术研究”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活动,或曰一门职业,是长期性的工作,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单有“一心向学”的心,能不能出一流的成果也无法预知。
第四,职业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许多一开始因“学术”而选择考研的学生,中途也会放弃走学术这条道路,毕竟,学术之路是艰辛的、枯燥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长期的坚守。比如,前段时间媒体热炒的“中科院博士放弃科研选择中学教书”的新闻,就是其中一例。另一方面,即使那些一开始没有选择为“学术”而考研的学生,也会有部分学生可能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喜欢上了科研,转而踏上学术之路。
最后,再来说说“科研”究竟是什么?教育部对于“科研”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既然“科研”是指运用知识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那么,“科研”这个概念的意义是广泛的,它不仅指高校、研究院等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部门,任何企业、事业单位能够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有价值、创新、创造性的工作来,都属于科研工作的范畴。真的没必要再拿“9%的考研生为学术”这个动机来说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