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共同富裕,已經在路上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近日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
我們正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此次會議強調,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
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十三五”時期,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今天,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平均主義的富裕,而是鼓勵、支持全體人民在改革發展中通過勤勞致富、創新致富、發展致富、改革致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共同富裕是文明全面提升的社會形態。
在浙江大學民生保障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看來,共同富裕是“富裕+共享”。“前者是發展,因為我們目前還不夠富,需要通過持續發展不斷地富裕起來﹔后者是共享,因為現在的貧富差距比較大,因此要重點解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群體之間的差異。”
“共同富裕是否就是殺富濟貧?”何文炯表示,任何一個社會成員,隻要是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他所獲得的財富應該得到有效的保護,隻有這樣,大家才有創業、創新和奮斗的積極性,社會財富才能不斷增加。“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先富起來的人繼續保持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同時讓更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甚至成為高收入者。”
如何促進共同富裕?
此次會議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何文炯表示,雖然我們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了新的台階,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隻有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把“蛋糕”做大,進而縮小差距,推進共同富裕。他認為,關鍵是要注重以創新驅動促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完善要素市場,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我們還應把握好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關系。既要讓‘錢袋’鼓起來,也要讓腦袋富起來。”有網民留言說。
在不斷做大“蛋糕”的同時,也要重視分好“蛋糕”。會議指出,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三次分配則是發揮社會力量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這三種分配制度的協調十分重要。”遲福林認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更要注重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公平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釋放效率、提高效率、放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三次分配被首次納入基礎性制度安排。”浙江大學共享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實告訴記者,三次分配是社會主體建立在自願性的基礎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的分配。他建議,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通過制度、法律等各方面配套支持,大力發展慈善事業。
共同富裕的步伐如何?
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起,在提出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時,鄧小平同志也不斷強調先富和共富的關系,提醒人們“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
進入新時代,推動實現共同富裕被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在描繪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明確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如何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之路,成為“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重要目標。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這意味著浙江將走在全國前列,探索和實現共同富裕。
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梳理發現,近段時間,從部委到地方都在加快謀劃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人社部近日公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以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小微創業者、農民工等為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江蘇、四川等地近日密集發布相關規劃,強調完善企業工資分配決定機制,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努力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
“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不斷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規模。”李實表示,擴大中等收入人群規模不僅有助於縮小收入差距,也是擴大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
此外,會議還強調,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資本投入,完善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兜底救助體系、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
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的明確要求。今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1個部門發布《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2021年版)》,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及優軍服務保障、文體服務保障等9個方面明確了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具體保障范圍和質量要求。
“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何文炯表示,基本公共服務是保底的,是基於每一個國民的基本權益而設置的,它對於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基本發展和基本尊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惠及全國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和體系,對於實現共同富裕而言尤為重要。”遲福林說。
有網民留言,“天時地利人和,中國的共同富裕,已在路上,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