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電商平台和商家 “寵物螞蟻”真的可以隨便買賣嗎?

張桂貴 方經綸
2021年04月20日08:57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近日,一則關於紅火蟻已傳播至我國12個省份、435個縣市區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腳被叮過后變得又紅又腫,真的太可怕了!”“我被咬后差點休克!”網友們紛紛留言,分享自己被叮咬的經歷。這讓人不禁感嘆,這小小的螞蟻,怎麼能這麼“毒”呢?

“新聞上看到好多次海關查獲螞蟻了,有人源源不斷地將外來物種往國內運送!”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部分網友的留言引起了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的注意。

記者隨即上網搜索相關關鍵詞信息,發現網上的確有許多關於“海關查獲大量活體螞蟻”的新聞報道。其中除了個別攜帶者大方承認是用來入藥、泡酒之外,很多被查獲的螞蟻用途讓人費解。例如,澎湃新聞在今年2月份報道,上海海關發現一個品名為“牙科耗材”的進境郵件包裹影像異常,開箱查驗后查獲活體螞蟻406隻,都是個體長約2厘米的“巨無霸”。

海關查獲的活體螞蟻(圖片來源 澎湃新聞)

誰會挖空心思將大螞蟻運入國內呢?記者注意到有網友這樣的評論:“二手交易平台有很多賣外來物種的!個人不是很理解為什麼有些人要把外來的螞蟻當寵物養。”

記者在閑魚、淘寶、拼多多等多家電商平台上嘗試用“螞蟻”“螞蟻寵物”等關鍵詞搜索,其呈現的結果令人大為驚訝:大量的活體螞蟻在售,且品種各異、價格不菲。

“閑魚”平台上有多種活體螞蟻在售

“能夠看到螞蟻們從無到有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以及觀察各個族群相互社交、斗爭,這種感覺很奇妙。”據一位“蟻友”介紹,自己之所以喜歡養螞蟻,是因為自己在飼養過程中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快樂。

商家以“國內咬人最痛的螞蟻”為噱頭吸引顧客

記者在線上看到,有部分商家為吸引“蟻友”下單,其在售的多是體型奇特或者攻擊性較強的螞蟻品種,其中不乏一些外來品種。

據新華社報道,長沙海關所屬長沙郵局海關曾從一個英國入境郵包中查獲11隻活體螞蟻。鑒定結果表明,該批螞蟻均為原產歐洲的野蠻收獲蟻,它們在中國境內尚無分布記錄

長沙海關提醒,非法輸入我國尚無分布的外來物種危害極大,不僅會傳播疫病疫情,還會破壞生物多樣性,給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帶來極大隱患。

而記者在多個電商平台上搜索“野蠻收獲蟻”時發現,這類外來的螞蟻已被擺上貨架公開售賣。

閑魚、淘寶、拼多多等多個平台均有“野蠻收獲蟻”出售

為了解電商平台方在這類活物商品上線銷售時是否有審核機制,記者向“閑魚”平台的客服進行了線上咨詢。

“閑魚”平台的客服表示,除保護類動物之外的活物交易在平台上是允許的,平台方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外來物種的審核制度。

“建立活體螞蟻交易的監管制度是極其必要的。”華南農業大學紅火蟻研究中心主任陸永躍認為,在網絡銷售發達的今天,電商平台和有關部門建立活體螞蟻交易的監管制度,是防范外來物種入侵的關鍵一環。並且,消費者需要一個監督舉報渠道,從而形成多方監管合力,及時、有效地杜絕外來物種銷售的行為。

那麼在法律上是否對外來物種交易有所約束呢?記者採訪了上海錦天城(鄭州)律師事務所王文博律師。

“違反法律引進外來物種的,最高可能面臨25萬元的罰款﹔放生或者丟棄外來物種,最高面臨5萬元罰款,還要負責找回。如果違反其他法律規定,還可能面臨更嚴重的處罰。”王文博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從境外引進野生動物物種的,應當經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如果違反規定從境外引進野生動物,不但要沒收引進的野生動物,還要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今年4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對於外來物種的防范和應對做出了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王文博提醒,我國對於從境外引入野生動物作為寵物有非常嚴格的准入制度,不但包括申報、審批、檢疫這些前期進入國門的事項,還包括后期飼養的規范。如果個人有從境外引進動物的想法,就必須每一步都按照法律規定來進行,否則輕則罰款,重則觸犯刑法被判刑。所以,消費者購買活體寵物之前,還得三思而后行。

(責編:方經綸、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