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強國新聞

三峽集團負責人:三峽工程通過三種方式發揮防洪作用

2020年07月18日21:34 |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8日電 (王子侯)受強降雨影響,長江流域多處水情告急。三峽工作如何發揮防洪作用,減緩中下游壓力,切實保障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負責人接受了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的採訪。

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三峽工程的防洪作用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解:第一,三峽攔蓄洪水是動態而非靜止的過程,攔洪、削峰、錯峰要平穩有序地交替進行,而不是始終將洪水牢牢地滯留在三峽水庫裡。

三峽水庫汛期的防洪庫容有221.5億立方米,主要通過三種方式發揮防洪作用:一是攔洪,即攔蓄超過中下游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確保三峽工程以下的長江河道行洪安全﹔二是削峰,在下游防汛形勢緊張時,削減上游來的大洪峰,減少水庫出庫流量,緩解下游的防洪壓力﹔三是錯峰,防止上游洪峰與下游洪峰相遭遇,加重下游的防洪壓力。一旦下游防汛形勢好轉,則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出庫流量,降低水庫水位,騰出庫容應對下一次可能發生的大洪水。

每年汛期,長江上游都會來多次洪峰。為了隨時能迎接新一輪洪水的來襲,三峽不能一次性蓄水到過高水位,而是把那些超過水庫下游安全泄量的洪水攔下來。也就是說,三峽大壩不僅要把來勢洶涌的天然洪峰給攔腰削減下來,避免其對下游干流兩岸江堤的破壞,同時泄洪時間、泄多少水量的把握一定是在確保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有安全余量的前提下進行。

第二,三峽工程主要對長江上游(川江)來水進行攔蓄,重點保障荊江河段的防洪安全並兼顧城陵磯地區的防洪要求。因此,當長江流域發生上游型較大洪水時,憑借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三峽水庫的防洪作用是十分顯著的,例如,2010年和2012年,針對兩場入庫洪峰流量超7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過程,三峽水庫通過攔洪、削峰和錯峰,成功控制下游沙市站水位未超過警戒水位,城陵磯站水位未超過保証水位,對保証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第三,隨著城市自身排澇設施的建設完善,三峽大壩的防洪作用進一步放大。三峽水庫可通過盡量攔蓄上游洪水,減少下泄流量,最大限度降低下游干流水位,助力下游城市排澇救災,大大緩解下游防洪壓力。例如,2017年,長江中下游發生區域型較大洪水,武漢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現象。為配合下游排澇救災,三峽水庫下泄流量2天內從28000立方米每秒分五次逐步減小至8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削減出庫流量超七成,大大緩解了下游的防洪壓力。

(責編:王子侯、張桂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