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陸續復工遇到哪些問題,你的公司是否“非必要不群集”了?

作者 瓏荃堂

2020-03-23 02:18
投他一票
 

一段時間的全民宅家之后,經過中國全社會的積極努力,近日國內疫情終於出現了平息的勢頭,企業也陸續開始復工復產了。

說說我們周圍的情況吧。我們這邊的公司陸陸續續復工了,但不是那種整齊劃一的復工,而是逐步恢復。

城市中空空的公交車站,復工恢復中

什麼情況?有的公司通知要上班了,但是:

一、員工返崗問題

1、有員工春節回家后,他在當地屬於外來人員,屬於家鄉的被隔離觀察人員,想回公司上班也出不來﹔

2、那些回老家沒有被隔離的,除了自己開車回家的,那些做公共交通回家的現在也不一定能馬上回來上班,公交系統還不正常﹔

3、從老家回來的人員,在城市又變成新進流動人口,到站后可能又需要隔離14天沒有問題才能進公司上班﹔

二、復工遇到的其它種種問題

1、按復工防疫要求,安排員工群體上班需要員工全天佩戴口罩、原則上由公司為員工提供(最好能夠每人一天三個)﹔進辦公室前測量體溫、辦公區域專人負責消毒﹔工作餐要實行分餐制......如果嚴格執行,公司沒辦法買到這麼多的口罩、每天消毒額外增加工作量,工作成本增加﹔而且如果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都戴口罩,會讓人無法放鬆、不容易集中精力、工作效率降低。

2、中小企業大部分是沒有自己職工食堂的。公司周邊的快餐店大多還沒有上班,中午不方便吃飯﹔實際即使快餐店恢復了,現在員工也不一定放心在外面吃飯或叫外賣﹔自己帶飯到公司熱也很麻煩。

3、即使公交陸續恢復,員工也不敢放心乘坐公交,以其它交通工具獨立到達公司要麼經濟成本增加要麼時間成本增加。

4、有的商圈或辦公樓,對人員進出管制比較嚴,沒有出入証無法進出,對樓層公司的人員都要辦健康卡,這樣把兼職人員或靈活就業人員的進出都堵住了,把客戶的到訪交流也堵住了。

5、有的商圈,不允許三個人以上在同一空間、較長時間工作,要辦事還隻能緊要事務去辦公室處理一下。

三、基於上述問題,我們實際的復工是這樣的:

 公司開工了,實際執行的是按任務彈性工作制﹔

凡是能夠在家辦的事,比如做方案、寫文檔、做策劃等,可以不去公司的就在家裡搞定﹔

和客戶那邊,如果可以打電話或者通過網絡解決的,就盡量不去客戶那裡﹔

隻有非常有必要的情況,大家才約好了一起去公司交流、討論或處理﹔

又因為很多客戶也跟我們一樣,處於“准上班”的狀態,也是除非必要才去辦公室集體辦公,所以現在工作任務並不緊。

 能夠分頭行動的事,就盡量不要聚集。

不得不集體辦公的,如果可能減少聚集人數,盡量減少聚集人數,或實行分班、錯班制,減少辦公室的人員密集程度、加強通風。

這種狀況我們估計要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我稱之為 “非必要不群聚” 式工作模式。

四、新冠病毒可能象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我們如何做好應對准備?

而且,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分析說新冠病毒可能會長期存在,例証包括:

武漢可能並非本次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始發地

《最新研究証明病毒並非源於華南海鮮市場?》文章說華南海鮮市場僅是疫情的重量級傳播地,那麼我們有理由認為,病毒在此次武漢疫情爆發之前早已存在,只是沒有引起重視。

新冠病毒可能會無法避免地在美國爆發大流行

並且來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有關的消息:美國在去年底到現在的流感季傳染2000多萬人,其中死亡的1.4萬人或並非全部死於流感,或可能部分死於新冠,新冠病毒可能會無法避免地在美國爆發大流行,對此他們已做了最壞的打算——商店和學校都關閉。

美國“新冠病毒吹哨人”保羅•科特雷爾博士視頻截圖

新冠病毒的最長的潛伏期可能長達30多天以上

根據《武漢赴廣州一家4口在隔離期滿14天后先后確診新冠肺炎》一文報道,“潘某某家庭一行六人1月22日乘高鐵由武漢到達廣州,1月24日開始按湖北來穗人員在荔灣區華林街興中裡6號之一家中進行居家醫學觀察,至2月7日醫學觀察期滿,未出現異常,按規定解除醫學觀察。2月20日潘某某因發熱初次就診,2月21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同日其女婿也被診斷為新冠肺炎,2月22日其妻子、外孫相繼確診為新冠肺炎。”——這一家人1月22日之前在武漢,不知道什麼時間接觸了病毒,到2月22日全家確診,潛伏期超過30天。

學過概率統計的同學知道,有一類概率分布函數,叫“非對稱性概率分布函數”,它存在一個長尾現象,就是隨著時間變量從零增大,其概率密度會經歷一個由小變大、再逐步弱化的過程,但即使過了很長的時間,事件概率也不會降為零,只是可能無限接近零,如圖所示:

一種非對稱長尾式概率分布函數模型

從目前所知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數據來看,它很象這種長尾式分布模型,那麼也就是說,時間越長、接觸該病毒后發病的概率就越低,但,並不是意味著,30天之后目前沒有觀察到發病,就絕對不會再發病。因此我們並不能把密切接觸者渡過了14天隔離期還正常,就認為完全解除風險!

那麼再結合、有些人根本無症狀卻能夠傳播等現象,我們應考慮到,即使中國國內由於國家強制力的原因把疫情大面積的傳播態勢整體上抑制住了,但目前不能排除疫情在國內有成為長尾式、離散型星火狀態的可能,以后可能時不時在某個小區域又相對集中的爆出局部傳染現象。

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種感染途徑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胃腸道感染証據》一文提示:根據最近的一例病例報告,在糞便標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RNA,提示可能發生呼吸道外感染,以及除呼吸道外的其他病毒傳播途徑。

《科學家警告:新冠病毒或有“季節性”,下個冬季可能死灰復燃》

科學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季節性的”,隨著未來幾個月天氣變暖,病毒可能會暫時消失,但到等到了更冷的月份極有可能再次出現。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王培玉也認為,呼吸道疾病有季節性,一般規律是大流行后又散發流行,不會永遠以這樣的大規模和高水平流行下去。SARS病毒在造成疫情大流行后突然消失的情況,"是比較不符合常規的"。因此若新冠病毒能長期存在,按照常規來說,它在高的暴發流行后即便出現散發流行,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造成大范圍擴散,尤其是我們通過對它的深入認識,從預防措施上做到對傳染源、傳播途徑的隔離之后。

中國以外的國家,由於制度或醫療資源不足的原因,可能無法全面控制新冠病毒流行

世界其他國家可能無法做到象中國這樣全民宅家,結果新冠病毒可能會在國際社會長期存在,反過來導致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影響到約27個國家和地區,世衛組織警告稱,全球范圍內控制病毒傳播的窗口期機會正在縮小。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此前表示,新冠病毒轉成類似流感一樣長期存在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對此我們要做好准備。

以上種種原因,種種不確定性的結合,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可能會長期存在

不確定性即是風險,所以我們要做好新冠病毒疫情變成象流感一樣的常見流行病的心理准備和行動准備,今后口罩、酒精、消毒液也可能會變成生活的常備物資。那麼未來可能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努力工作了,而是如何能夠生活得更健康、提高免疫力,盡量不得病。平常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緣份,誰知道哪天就遇上冠狀病毒或者其它病毒,不幸成為那百分之幾的終結者呢?

近期當當網一員工復工9天后被確診新冠肺炎、82人被隔離、負責人被約談事件

2月23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爆出當當網員工李某感染新冠肺炎的事發過程:當當網職員李某與其母親等家人1月21日從北京回黑龍江,2月5日乘坐火車返京。按復工要求,於2月10日至13日,李某乘坐公交到公司上班,之后2月13日出現咽痛、腹瀉症狀,2月14日居家未外出,2月14日至17日仍有咽痛,未服藥、未就診。其母親谷某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后,患者李某被確定為密切接觸者,因其在哺乳期,與其子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2月18日13時居家隔離觀察期間,李某出現發熱,自測體溫39℃,由120轉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發熱門診就診,2月19日確診。

因為李某確診,其家庭密切接觸者3人、單位密切接觸者72人、單位物業及超市收銀員密切接觸者7人,共82名密切接觸者被進行集中隔離觀察。

這件事給我們反思:單位復工后如果仍然繼續原來的集中辦公模式,無疑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復工后不僅在辦公模式組織上,還要在應急預案處置上做好積極的准備!

非必要不群聚

由此看來,因新冠病毒可能長期存在、周期性發作,為減少傳染風險,“非必要不群聚”的模式可能會成為今后社會生活和工作的常態,大家要更好的學會在“宅”的狀態下,進行自律、開展學習、完成工作、創造財富。

疫情后我們這邊,小公司可能發生的改變

由於工作組織狀態發生改變,居家辦公、網絡協作和聚集辦公輪換執行,我們這邊有的公司如果是租辦公室的,可能就用不到大的辦公室了,如果仍然出全額租金維持就不合算,可能會換成小辦公室,有可能縮小一半的辦公室面積。

疫情后,中長期可能的工作組織模式變革

未來,居家辦公、網絡協作和聚集辦公輪換執行,不排除各種集團式大公司集體辦公場景可能轉變為由多個項目小組通過網絡聯結,自治服務、分散辦公的場景,甚至學校統一集中上大課的情景都會變得稀有,而那種集中很多人一起在生產線上進行重復式工作的場景,更有可能被兩三個人管理、操作多個智能機器人的方式來完成,更多的人將解放出來去做更有思想性、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能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反而更親密......

聲明:文章僅代表創作者本人或所屬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版權歸屬原作者/機構。

關於我們 服務協議 幫助中心 証書驗証

服務郵箱:rmzz@people.cn     服務熱線:010-65363866(服務時間:工作日10:00-18:00)    創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