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援華物資上的詩詞是鏡子,歷史、人性、格局,各現原形

作者 蘭台說

2020-03-18 01:53
投他一票
 

日本援華物資上的古典文化雞湯

目前,隨著中國的“抗疫”戰爭受到世界關注,許多國家及友好人士用不同形式為中國加油鼓勁、提供支援。

其中,日本援華物資上的中國古典詩詞更是驚艷國人,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溫暖。

有人感慨,羞愧於我們自己的援助之詞直白單調,缺乏詩意和靈魂﹔

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故弄風雅,而且引用的還是我泱泱中華的文化﹔

也有人說,這些詩詞是在日本的中國工作人員、留學生的杰作。

無論國人心態如何復雜,畢竟我們收到了一份合乎文化口味、直擊靈魂的禮物。

當然,中日之間互相援助已有歷史,日本此舉也包含有回報感恩之意。這也顯示了兩國人民大愛無疆的精神和友好關系。

交流感情、傳達心意,文化是橋梁,語言和文字是基礎。

在這個層面上,對於支援這次中國“抗疫”,不僅是援華物資,日本國內也是全社會在行動,處處可見中國文化的影子:

曾來中國多次巡演芭蕾舞劇《白毛女》的日本鬆山芭蕾舞團,特地錄制了一個視頻,其中用中文演唱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結尾用中文高喊“我們愛中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人類加油!”。

“穿旗袍的鞠躬女孩”到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轉交在“東京燈會滿月節”上為武漢募集的善款。

日本很多地方街頭有“中國加油”的宣傳牌等等。

這些現象,體現了日本各界對中國的深情關心和支援,也彰顯了中日之間悠久綿延的文化交流。

或者說,鄰國日本對於中國的文化很了解,相比其它國家更具優勢。

中國古典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文化影響深遠,形成了廣義上的“華語文化圈”。

漢唐盛世,是中國文化高度發達及對外輸出的鼎盛時期。

尤其是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文化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的特點,聲譽遠播,與亞歐眾多國家均有往來。

毗鄰的日本、新羅等,與唐朝往來密切,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制度、經濟、科技等。

當時日本為了利用宗教來強化統治,管理社會,做為皇族公卿的長屋親王多次委托遣唐使向唐朝僧侶轉贈禮物。

其中一批袈裟上就繡有《繡袈裟衣緣》,有佛教偈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八個字也再次出現在這次日本援華物資上。

唐朝鑒真禪師應日本僧人之邀,率四十余弟子歷盡艱險,泛海東渡,受到日本朝野熱烈歡迎。

鑒真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最后圓寂並葬於日本,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中國的史學巨著《史記》傳入日本后,受到極大重視,平安朝貴族們視其中的帝王將相為偶像,培養官僚的大學把《史記》列為必修科目。

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以《史記》中的聖賢為楷模來塑造男主人公的形象。

而且書中引用白居易(字樂天) 的詩歌多達九十多處,白居易的名作《長恨歌》幾乎貫穿於整個小說,成為源氏三代人愛情發展的基調。

《源氏物語》開啟了日本文學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思想,並影響了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宮崎駿等大批日本文化人士。它還成為日本歷久不衰的文藝素材。

至今,日本文化裡留存著中國古典文化的身影。

例如,自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仿效中國皇帝使用年號以來,共產生了247個年號。它們都是從中國古籍中尋求名稱所得,有的直接採用中國皇帝的年號,如貞觀、建武、弘治等。

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即位,繼承三神器和國璽御璽,頒令新的年號為“令和”。“令和”選自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其實《萬葉集》成書時,日本還沒自己的文字,因而都是借用漢字即萬葉假名記錄,而且以中國詩歌文集編輯方法為借鑒,還收編了部分漢詩,為日本后世詩歌創作樹立了典范。

而在其成書之前,中國東漢時的張衡在其《歸田賦》中已有“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文字。

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分別是從中國的草書和楷書部首演變而成。日本文字中至今保留著約兩千個常用漢字,其意與漢語幾同。

日本的很多博物館、美術館裡,都收藏有中國文物、藝術品。

日本歷史上有很多杰出的漢學家,歷代日本政要幾乎都對中國文化有一定的認知和研究。

日本現代教育裡,中學教材及課外讀物中有大量的古典漢語文學內容。這也是日本國民普遍具有較高漢語文學素養的主要原因。

這些,也正如這次支援中國“抗疫”的一些日本友好人士所說的:數千年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經驗與智慧。

日本文化對中國的反哺

日本從中國學習、借鑒了文化和制度等,不斷融合、發展。尤其是在19世紀“明治維新”之后,接受世界先進的西方文明,走上了強國之路。

而同時期的中國,發展緩慢,老邁、衰弱,明顯落后於世界文明前進的步伐。

於是,朝野掀起一股留學熱潮,而留學日本成為大批中國學子的首選。

既有政府的“留學幼童”公費制度,也有自費留學者。

在1905年,留日中國人就達八千多人。

這一數字,學者舒新城評論道:“實為任何時期與任何留學國所未有者”。當時美國學者也指出,這是“到此時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學生出洋運動”。

在清末至民國的數十年間,數萬中國學子東渡扶桑,到日本求學。

其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例如梁啟超、孫中山、魯迅、周恩來、秋瑾等。后來,他們有力地推動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以及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

當時日本為了學習歐洲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科技、人文新思想,大量翻譯西方書籍。

為解決翻譯新概念時“無詞可用”的問題,就利用漢字表意的特性,大量、系統性地翻譯了西方先進文明的概念。

后來,這些詞匯被稱為“日制漢語”或者“和制漢語”。指日本人借用漢字創造或翻譯出的漢語新詞匯,以及延伸了含義的漢語既有詞匯。

當現代文明進入中國時,古老的中文裡沒有對應的詞匯可以直譯、對接。

於是,中國一方面自行翻譯西方詞語,另一方面為了統一概念以及方便使用,就直接採用“日制漢語”。

例如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人民、民主、共和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干部、文化、文明、民族、思想、法律、經濟、階級、分配、宗教、哲學、意識、原則、科學、物理、化學、分子、原子、質量、固體、理論、文學、美術、藝術、供給、俱樂部、形而上學、取締、取消、宗旨、權利、義務、同化等等。

再如日常生活方面常用的:交流、運動、失戀、接吻、當事者、第三者、時間、空間、課程、目的、否定、肯定、假設、例外、場合、衛生、卡拉ok等。

這些“日制漢語”,與直接來自西方的外來語(如沙發、咖啡、邏輯等),豐富了現代漢語詞匯,成為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日制漢語”,大大豐富了漢語詞匯,並且促進了漢語多方面的變化,為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難計其數。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離開了它們,我們今天就難以開口說話、溝通交流。

當然,這僅僅是文化的基石--文字方面。

其它如現代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先行完成現代化的日本更是我們鄰近的老師,就象幾千年前的唐朝之如日本。

可見,中日兩國的人文淵源深厚,交流密切,文化是重要的紐帶。

我們不必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重要的是傳承、弘揚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於是,很多國人殘留有過去的“華夷”偏見思想,留戀於昨日的輝煌歷史,沉醉於泱泱大國的“天朝”迷夢中,罔顧世界先進文明,或者不以為然,言曰不過如此爾爾,甚至斥之為“小兒科”、我祖上當年如何如何。

這類人自古而今不絕,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往往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時代前進的螳臂。

另一方面,由於近代中國閉關鎖國,發展落后,以致於被崛起的列強欺凌。

於是,有一類人至今走不出外國“船堅炮利”的心理陰影,將中國傳統文化統統扔進垃圾堆裡,認為凡是外國的必定是先進的,連月亮也比中國的圓,不加分辨,照單全收,頂禮膜拜。

這類人缺乏正確的歷史觀,缺乏文化自信,自我矮化,崇洋媚外,往往成為民族和國家正向發展的負能量。

就以日本為例。古代,中國是日本的老師﹔近現代,日本成為中國的老師。

例如古典詩詞,很多國人認為其是老古董、不合時尚潮流,將其束之高閣,而去追求快餐文化。

然而這次日本將其運用在援華物資上,韻律之優美,底蘊之深厚,傳情達意之貼切,在現代工業社會顯示出了超凡魅力,令國人意想不到。

這也正是吾輩棄之如敝履,而他人拾之若珠玉。

這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縮影。

因而,我們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最值得中華兒女驕傲和自豪的是,中華文明是世界歷史上唯一延續到現在的人類文明。

而中華文明,是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以博大的氣度,多元化的胸懷,幾千年來不斷與外族交流、融合的人類文明結晶。

正因如此,它才顯得博大精深,包容萬物,生命力強大。

它見証著歷史,映照著現實,折射著未來。

友好合作,是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現實需要,也是未來共贏、共謀人類福祉的保障。

文化是可以超越國界疆域的,也是不分種族、膚色而能進行心靈上溝通交流的基礎紐帶。

縱觀歷史,對於一個民族和國家而言,無論是生存、發展的基礎,還是核心競爭力,都在於文化。

文化輸出,方能彰顯一個民族和國家最高層次的實力。

所以,我們不能望卻歷史,要傳承其優秀文化,弘揚其精神,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融合,服務於現實和未來,使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為人類社會發展繼續做出貢獻。

聲明:文章僅代表創作者本人或所屬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版權歸屬原作者/機構。

關於我們 服務協議 幫助中心 証書驗証

服務郵箱:rmzz@people.cn     服務熱線:010-65363866(服務時間:工作日10:00-18:00)    創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