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丨疫情第27天,也許是時候,放下你的情緒了

作者 老友手札

2020-03-14 01:10
投他一票
 

澳大利亞的山火燒了6個月、新冠肺炎帶來全國封閉、美國流感感染2000萬人、非洲4000億蝗虫,還有神秘疾病、神秘病毒……即便是知道"天將降大任",也還是覺得一下面對這麼多,有些沉重。你說呢?

不知不覺在家自我封閉已經有一個月了,這期間我把諸如《傳染病》、《流感》、《2012》等評價比較好的災難電影又找出來看了一遍。

我想大概不少朋友有類似想法,所以在電影的彈幕中,總能看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樣的鼓勵。

這與"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相比,確實少了一些韻味。可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這些鼓勵后,我除了感受到大家的心越來越近外,也意識到這場疫情正影響著每個人,而多數人在用鼓勵他人的方式,進行著自我鼓勵。

是啊,從操心父母"什麼都不信",到操心父母"什麼都信",這場疫情在每個人的心中都種下了"不確定什麼時候結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感染"、"不確定家人會不會感染"的種子,而由此誕生的不安、焦慮,化成了無人的街道、多於往日的採購量、頻繁的刷著疫情相關信息,以及不斷的自我鼓勵。

這些情緒,總是需要一個宣泄口的,不是麼?

在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我同朋友一起去買口罩。那時候雖然我們這裡還沒有強制性的封閉,但很多門店也都自發的關門了。一路上,朋友一直在抱怨"這吃蝙蝠的人真該死"、"也不知道會不會傳播到這裡"。接著伴隨著他情緒的上升,開車的速度也較往日高了很多。

我想換做誰都能看出來,他這會兒正處於情緒中,而且情緒有點重。

但為什麼他會有這些情緒呢?

有一個最直白的答案是"因為有些人做了不該做的事兒,讓他承受了不該承受的代價"。

可那時候美國的流感已經感染了約1200萬人,很多人知道這件事,為何不見我們有如此多的情緒與抱怨呢?

"那是美國,不是中國"、"美國發生的事兒,我們擔心干嘛"、"美國和我們這裡還遠呢"。是啊,美國與中國隔著這麼遠的距離,病毒哪兒那麼容易傳播到這裡,我們干嘛要擔心呢?

我不否認這確實是一個事實,同樣也暴露出另外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有點太"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了。

這讓我想起《流浪地球》裡的台詞,"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隻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每個人和這場災難息息相關"。

是啊,武漢和我們這裡不過幾個小時的路程,平日裡往返武漢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從"事不關己"到"就在眼前"的轉變,讓他開始有了擔心、焦慮和不安。

你說,都發生在眼前了,誰能那麼淡定呢?

確實,任何生物從細胞到本能,都會服務於一個最基本、最原始的目的——生存。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存正受到,或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內心就會誕生出相應的焦慮、不安、擔心與慌亂。我們在怕,怕問題變嚴重、怕自己被感染、怕家人被感染。於是被內心的不安與焦慮稍微一推波助瀾,口罩和雙黃連便脫銷了、超市出現了哄搶,我們也每天不停的刷著相關消息,期盼"拐點"快些出現、數據能降下來、特效藥能快點問世。

我還記得,在央視報道了雙黃連有效的第10分鐘,我的朋友圈就有人晒出大家在24小時藥店外排隊的圖。而那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處於非湖北地區的我們都有如此表現,可想而知處於湖北的朋友,在那些日子裡承載著多大的焦慮與煎熬。

昨天,聽一位在武漢做志願者的心理同行講最近的一些情況,說組裡接待了一位因為疫情先后失去多位家人的女性。這位女性並不是自己主動求助,而是領導覺得她"經歷這麼多事情,需要關心關心”,就讓她和志願者交流交流。過程中她並沒有講太多自己的遭遇,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情緒波動,只是匆匆的說了一些客套話,然后拋下一句"我沒事兒,還有事情要忙",就離開了交流群。

"雖然她並沒有講很多,但只是想想她的經歷,我就會感覺心很痛。我很想做點什麼,可我也知道,這時候與其勉強她感受到關心、勉強她讓自己的情緒好起來,不如給予尊重。很難想象,她該是一個多堅強的人,才能在這時候保持克制與理性"。

可能相對於你看到的一些基於無助、悲涼、犧牲的發聲,這個故事太過平淡。但為什麼,你隻在意那些悲涼呢?

這讓我想起來一個在自媒體平台有幾十萬粉絲的同仁,他說,"我發的疫情期間如何做自我心理建設的東西,就一千多人看,但是發一些接觸到的故事,尤其是比較悲傷和帶有犧牲的,閱讀量卻有幾百萬"。

似乎相對於一些真正需要做的、真正需要銘記的,我們更傾向於去接觸一些能撩撥我們情緒的。

大概,就是因為我們太難感同身受,所以才會在這段時間裡連著看一些有關災難的電影、所以才會不在意美國已經感染2000多萬人的事實、所以才會排斥從武漢歸鄉的朋友、所以才會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所以才會隻去看賺人眼淚的故事。

而這又會帶來什麼呢?

在平時的輔導中,確實會遇到一些"剛接觸的時候情緒確實比較重"的朋友。在交流之后情緒有了緩解,他們會說,"果然專業還是專業的,能讓我不那麼難受"﹔而又過了幾天,他們也會告訴你"我現在不難受了,謝謝之前的幫助,隨后有需要我會再找你的"。

當然,能夠有所改善這當然是好事。但這裡有兩個非常大的誤解:

1、 把咨詢師當作協助他們在情緒上好起來的工具﹔

2、 認為隻要情緒好了,就是問題好了。

可情緒不是問題、難受也不是問題,它們都只是問題的表現罷了。而接著意料之中的,沒過幾天,這些朋友就又陷入了類似的狀況裡。

不可否認的是,難受和負面情緒給了我們"去做些什麼"的動力,於是我們開始求助、開始去醫院、開始去搶購物資、開始去當志願者。可被情緒包裹的我們,隻顧著用行動宣泄內心的焦慮與不安,卻不自覺的忽略了一些真正該看到的問題。

就像一開始提到的那位一起買口罩的朋友,因為全國數據逐漸變好、我們這邊的確診病例也都出院,而逐漸恢復了和之前一樣的脾氣,變得也和之前一樣。他的狀態確實好起來了,但是自己情感不獨立、缺乏自我意識、容易被情緒影響、對情緒耐受性比較差等問題,還依舊存在。而在未來的人生中,他也還是會因為這些而吃苦頭、栽跟頭。

這一點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

可如果我們隻顧著關注情緒、關注情緒的好壞,覺得情緒好起來就代表沒有問題了,那在未來的生活中,重蹈覆轍也就會成常客。

個人的人生如此,生活本身又怎麼會例外呢?

幾年前我們因為野生動物栽了一個跟頭,特效藥還沒有研發出來呢,今年又因為野生動物栽一個跟頭。

這樣的重復,還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我並沒有想說有情緒、想讓自己情緒好起來是有問題的。但在情緒穩定了之后,我們真的應該靜下心,去看到之前這段經歷帶給我們的啟示,並在隨后的人生中,去基於啟示不斷的完善自己。

這可能需要我們去直面一些東西,比如自己身上的缺點、自己深層的欲望、自己的陰暗面。我也明白,對一些朋友來說,他們習慣了追求"自己想要的"、"自己想看的"、"自己喜歡的",面對這些可能有些不容易。

但考慮到這些可能帶來的風險,我覺得克服這些不容易還是很必要的。更何況,我們本來就是"積極與消極的結合體",拒絕這些隻會讓我們的“自我”變得不完整。

是啊,就是這份不完整、這份拒絕、這份隻想要"好的情緒體驗"與"好的感受",才讓我們不自覺的"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不自覺的變成了歷史、自己人生的"局外人",不自覺的深陷"虛假和諧"裡,變得很容易被事情影響,又很容易重蹈覆轍。

所以,放過自己的情緒吧﹔所以,別再執著於“想讓自己一直處於好的狀態"裡。任何一段經歷,都在提醒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也都在提醒我們,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想,你也並不願意自己在未來總是重復某些錯誤,那也許是時候嘗試利用眼前的時間,去看到自己曾經忽略的東西。你覺得呢?

如果你也認同這一點,那可以嘗試:

1、嘗試覺察、記錄自己現在有哪些情緒、哪些反應﹔

2、不著急由著情緒控制自己,而是嘗試思考這些情緒、反應的背后可能存在著什麼。

我想,你一定會有收獲的。

當你能收獲到一些東西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價值和快樂﹔當你能持續收獲,重蹈覆轍的可能也就降到了最低。如果說我們總擔心未來是本能,那而隻有不斷前進的自己,才能弱化未來的不確定,不是麼?

聲明:文章僅代表創作者本人或所屬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版權歸屬原作者/機構。

關於我們 服務協議 幫助中心 証書驗証

服務郵箱:rmzz@people.cn     服務熱線:010-65363866(服務時間:工作日10:00-18:00)    創作者交流QQ群:190793094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民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