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張婭喃)今天上午,梅州市五華縣代縣長吳暉做客人民微博“微觀梅州”系列訪談,以建設“工業新城,長樂之鄉”為主題,就五華緊緊圍繞省、市工作部署,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進展情況及網民關切的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吳暉分別從培育扶持企業、公路交通、縣城擴容提質、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等方面介紹了五華縣在發展經濟工作方面的亮點。>>點擊進入微訪談回放
從梅州市發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梅州市五華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1.03億元,比增9.1%,增速位居梅州市第3名。五華縣代縣長吳暉在訪談中介紹,2015年來,五華縣按照省市的決策部署,突出“三大抓手”,堅守“兩條底線”,圍繞市建設“一區兩帶”的發展戰略,全力抓好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市前列。五華縣在發展經濟工作方面,採取以下五方面措施:一是以“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建設為契機,加快園區擴能增效。實施雙輪驅動,在建好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同時,加快河東工業園規劃建設。二是突出高速公路帶動,優化提升全縣交通路網,積極配合做好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興汕高速五華至陸河段前期准備工作。三是加快縣城擴容提質,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強化規劃引領,集中力量推進縣城建設,完善公共配套和服務設施。四是加大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增強發展后勁。五是堅守生態和穩定底線,為發展提供保障,同時,扎實開展城鄉“十大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基層治理,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來,五華足球事業喜訊頻傳。2015年4月,五華U12足球隊參加斯凱孚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獲得冠軍。9月份,梅州五華客家隊成功“沖甲”,成為中國首支縣級中甲足球隊,並於10月份奪得中乙聯賽冠軍。五華縣市球王李惠堂的故鄉、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近年來,我縣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振興‘足球之鄉’的號召,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場館設施,突出人才培養,切實抓好振興足球工作。今后,我縣將突出轉變體育發展方式,堅持示范帶動,做大做強足球產業,擦亮“足球之鄉”品牌。”吳暉說到,一是抓好長布元坑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的保護開發,重新規劃建設一條通往發源地的道路,修繕足球場等舊址,復建一座原歐式教堂,並做好歷史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挖掘足球文化內涵﹔二是結合橫陂鎮雙龍山旅游景區開發,建設足球訓練基地,修繕李惠堂故居,建設球王博物館和球王文化廣場,爭取挂牌“中國體育博物館現代足球分館”﹔三是對縣體育場現有場館設施按中甲主場的標准進行升級改造,在橫陂鎮聯長村規劃建設集足球產業制造、國家足球冬訓、承辦社會足球比賽、梅州客家五華隊集訓等為一體的足球基地,在琴江新區范圍內規劃建設集足球、籃球、田徑、游泳、健身等運動為一體的足球文化公園﹔四是著重打造“球王杯”、“職工杯”、“業余杯”三大品牌賽事,爭取承辦首屆“世界華人足球賽事”,探索舉行U9-U18重點學校梯隊聯賽,積極承辦或參加國內大型足球比賽活動﹔五是大力發展足球運動相關產業,積極引進外部資源,打造集足球文化、產品制造、旅游休閑為一體富有五華特色的足球產業鏈。
訪談中,有網友詢問五華縣最近在創建“廣東省文明縣城”,不知這項活動對縣城居民有何好處?吳暉對此詳細答復了該網友,創建文明縣城與廣大縣城居民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廣大縣城居民是文明縣城創建的直接參與者,也是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創建“廣東省文明縣城”工作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創建項目包括9大項、36項指標、117個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城市建設和黨建等領域。通過創建“廣東省文明縣城”工作,改善縣城居民的居住環境,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提升縣城居民素質,優化政務服務環境,不斷提高市民滿意度和幸福感。
此外,吳暉還回答了網友提出的關於農村建房難、交通、投資創業等問題。
相關鏈接:微觀梅州系列微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