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槍手集團”,有無內鬼腐敗?
背景:6月7日,全國高考第一天,首場考試還在進行中,媒體就爆出猛料,稱記者臥底半年多,打入一個跨省組織替考的團伙。最具沖擊力的是,就在這篇報道發出之時,包括記者在內的多名“槍手”,正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點參加考試。
新京報發表觀點:據報道,一名“槍手”組織成員最初介紹,“替考組織聲稱可以憑空造一個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包括學籍、身份証、准考証等。”其稱,“上線”告訴他,由於系統內信息和“槍手”面孔、所出示証件一致,考場查不出來。眾所周知,學籍、身份証、准考証的辦理是十分嚴格的,為何這一組織卻可輕鬆辦出來?——這不是制造假身份証、假學籍,而是可以進入到教育系統中的真學籍、真身份。這無疑暴露出當地管理存在嚴重的漏洞。必須嚴肅追查內鬼,深挖替考背后存在的利益鏈。
京華時報發表鐵永功的觀點:科場舞弊,在古代是重罪,甚至有人要上斷頭台的。雖然嚴刑峻法未必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對替考行為處罰過輕,無異於縱容違法犯罪。據報道,媒體暗訪后選擇報警,並得到了警方配合。我們希望,警方在查處替考者、組織者之外,還要查清是否有公職人員為替考行為大開方便之門。而在本案之外,如何讓替考舞弊鏈條上的所有人都罪當其罰,讓違法犯罪者付出的代價足以警示后來人,是更值得關注的課題。
小蔣隨想:幾乎每年都有高考舞弊、替考丑聞,盡管一些案件的當事人被判刑,但來年還是會有以身試法者。這一方面說明僥幸心理是人性中的一種劣根﹔另一方面表明,一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試圖通過歪門邪道“改變命運”。高考制度備受爭議,但在高考仍未發生根本變革的背景下,維護它的公平公正性,不能有任何妥協。高考舞弊或替考存在“內鬼”魅影,難掩某種權力腐敗。有腐敗的地方,就有制度漏洞與監督短板。堵漏、監管、嚴懲,一個都不能少。
高考作文“難為”人,甭怪眾人“發難”
背景:一年一度的高考揭幕,各地的高考作文題又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山東卷《絲瓜藤和肉豆須》、安徽卷《蝴蝶翅膀顏色》被公眾吐槽最多。
南方都市報發表獸獸的觀點:參加過高考的人如我,無論是讀文學系還是后來多年的寫作,都在拼命擺脫中學作文訓練和“高考體”的影響:包括重觀點而輕經驗,喜用排比,愛堆砌華麗辭藻。寫東西愛用“全知視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都懂,非黑即白,書生可談天下事,卻不足以語人生,等等。不過,這大概也怨不得中學語文老師,因為整個社會的風氣是這樣,愛談大道理,不解身邊事。這麼看的話,今年我最喜歡的高考作文題是新疆的試題,女兒舉報老爸交通違章,給當事人、女兒和警察寫一封信,好就好在容易帶出考生的具體實感,議論成分可以低些,當然,就好像有網民說的,假如你家買不起私家車,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京華時報發表顧昀的觀點:人們拿高考作文題開涮,還可能有“報復”的心理作祟。隻要上過學、經歷過高考的人,都曾被高考作文題“虐”過。小學開始寫作文,從分段落和歸納中心思想,從記敘文到議論文,在模板化、應試化的作文規訓下,許多人掌握的不是寫作技巧和思想表達,而是如何揣摩題意、迎合考試需要。常年接受這種寫作訓練,心裡難免留下陰影。有人說,高考過去那麼多年了,還不時會做關於高考的噩夢。高考作文題,因而難免成為人們發泄情緒的一個出口。
小蔣隨想:當下還是一個品頭論足的時代,甭管什麼事擱在網上、發在媒體上,人們都會七嘴八舌說道說道,何況是“眾矢之的”的高考?加上“文無第一”的特性,對於高考作文的出題水平以及高分作文的好壞,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年,高考作文題目也越發刁鑽古怪,就連一些“著名作家”都感嘆自己寫“難及格”。作家未必能寫好作文,究竟是作家水平不行,還是作文太難? 既然高試的命題是成心給學生制造難度,也怪不得人們反過來吐槽“發難”。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