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阿拉善盟盟長馮玉臻做客人民網 王先進/攝
人民網北京3月15日電(王捷)3月15日17:00,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盟長馮玉臻做客由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和人民微博聯合主辦的“微聚中國-百城市長共述中國夢”系列微訪談,與@人民日報法人微博和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進入訪談頁面
微訪談實錄:
【@人民日報】大家下午好,歡迎收看由人民日報法人微博與人民微博聯合主辦的“微聚中國-百城市長供述中國夢”系列訪談,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阿拉善盟盟長馮玉臻來到我們的訪談間和網友分享和交流,聊一聊關於北疆旅游相關規劃與發展以及阿拉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方面的話題,馮盟長您好,首先請您跟人民網的網友打個招呼。
【馮玉臻】親愛的網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到蒼天聖地阿拉善做客。
【@人民日報】同時我們也歡迎各位網友關注今天的訪談,我們知道阿拉善盟是位於祖國的西北邊垂,也享有蒼天聖地的美譽,說到聖地很容易聯想到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因此它的生態地位的重要性也顯的尤為關鍵,所以今天的第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您阿拉善盟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馮玉臻】阿拉善是一個蒙古語,意思是五彩斑斕的地方,盟是我們內蒙古自治區作為一個民族自治區一個特殊的稱號,等同於我們內地的地級市,阿拉善盟是我們內蒙古自治區最西部的一個盟市,是1980年建盟,現在有三個旗,有五個開發區,主要阿拉善盟有幾個特點。一個是地域廣闊,這個恐怕是最大的一個特點,我們一共有27萬平方公裡,人口24萬,所以1平方公裡不到1個人,可以說地大人少。
第二個特點是歷史悠久,這個地方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有古人類活動,有曼德拉岩畫作為我們的歷史佐証,同時在戰國春秋時期有北方少數民族在這個地方游牧生息。到清朝的中期,設立了阿拉善盟和碩特旗,還有阿拉善額濟納土爾扈特旗,阿拉善在我們解放之后,1949年之后,五次變更隸屬關系,到1979年正式歸內蒙古管理。
第三個特點是阿拉善是文化璀璨,既有一些有形的文化遺產,比如說居延漢簡,定遠營古城、曼德拉岩畫等等,同時也有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像蒙古長調,還有蒙古祭駝、烤全羊等等,應該說是傳統的游牧文化,自然的宗教文化,還有我們現代的一些比如說航天高科技的文化在這個地方交相輝映。
第四是我們的區位比較獨特。在大的區域環境當中,我們是處在呼包銀經濟帶,還有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交匯處,與內蒙古、寧夏、甘肅三個省區12個地市交界。另外我們與蒙古國有735公裡的邊防線,擁有國家的一類,內蒙的第三大口岸策克口岸。我們現在正在新開的口岸,蒙古國已經於2月21號正式批准,馬上烏力吉口岸也要開通,烏力吉口岸開通我們阿拉善就能夠有兩個常年開放的口岸,這樣的話我們成為我們國家向北開放的重要的橋頭堡,這也是我們的一個特點。
第五是我們的資源非常豐富,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個是礦產資源,現在已經發現的礦產資源,金屬、非金屬的礦產資源86種,已經形成可以開發可以開採規模的47處。第二個資源是風光資源,我們地理面積很大,而且風光非常的充足,我們日照時間3300個小時,這個在全國也是不多的。所以說風光資源量,可開發的資源量,光這塊有6億千瓦,風有2億千瓦。第三個資源是動植物資源,因為我們的自然生態與其他地方還是有些區別,在惡劣的生態環境當中進化出特有的動植物資源,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蓯蓉、鎖陽、苦豆子等等。第四是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可以開發成旅游景點的資源非常多。所以阿拉善這個地方應該說是資源非常豐富。
第六是它的地位顯要。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東風航天基地,所謂第一顆衛星升起的地方、神舟飛船升天的地方,就是我們阿拉善東風基地。另外阿拉善也是國家重要的軍事科研基地,同時我剛才也講到,也是我們向北開放的重要的橋頭堡,所以這些特點決定了我們阿拉善這片土地,我們叫做蒼天聖地。
【@人民日報】謝謝馮盟長詳細的解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交相輝映、大放異彩、五彩斑斕的畫卷就呈現在我們眼中了,剛才我們也一再強調自然風光之美麗,但是有很多網友有這樣一種說法,北京的很多沙塵暴、揚沙都是從阿拉善盟那邊吹過來的,我不知道正確不正確,但是有一個事實存在,阿拉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很多人這樣看,我不知道您是否贊同這樣的說法,阿拉善的生態到底是怎樣的情況,保護和建設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馮玉臻】阿拉善這個地方確實處在我們西北干旱的地區,降雨量從東到西是200到37毫米,所有降雨量非常少,地表徑流有個黃河,從阿拉善流經的還有黑河,曾經還有十年的時間斷流,所以徑流很少,最后決定這個自然生態環境非常的脆弱。從全盟情況來看,93%的土地面積屬於沙漠、戈壁這樣的生態環境,所以過去也有專家講,北京的沙塵暴起源於阿拉善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阿拉善的生態惡化影響到我們整個西北、華北地區的200萬平方公裡,這個影響比較大。這幾十年來,我們阿拉善人民在中央、自治區、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改善,保護、建設。主要是採取幾個措施,一個是我們轉移戰略,這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提出的轉移戰略,所謂轉移戰略就是要把人口還有生產經營活動從生態環境非常惡劣的地方轉移出來,轉移到相對好的地方,這樣一個方面我們就可以實現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的目標,另一個也是改善了老百姓生產生活的環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
第二是充分利用了國家關於生態建設方面的項目,比如說三北防護林還有退耕還林還草,還有現在實施的天然林保護,還有草原加工政策,公益林的項目等等,通過這些項目來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
第三是近些年我們開始沙產業,通過發展沙產業逆向的拉動我們的生態建設,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現在的生態環境應該說是有了一定的改善。按照我們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環境來說是總體上遏制,局部好轉,應該說阿拉善體現的非常明顯。我們的草原覆蓋率從2010年的4%提高到2013年的7%,這就是充分的証據。所以生態環境我們是非常的脆弱,那麼對於保護生態、改善生態我們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別是全國有很多的熱心人,在阿拉善義務的搞生態建設,這個確實是體現了大家對我們的關心,體現了我們大家生態的意識,在這裡我也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人民日報】我們來做一個進一步的追問,您在第三點談到沙產業逆向拉動生態建設,對於沙產如何推進,現在的情況是如何的?
【馮玉臻】沙產業這個概念是錢學森老先生提出來的,它的核心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在沙漠當中要它的經濟效益,根據阿拉善自身的特點,我剛才已經介紹了,雖然我們的自然環境比較惡劣,但是也形成了它特有的東西,包括動植物的資源,包括沙漠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所以我們在研究如何向沙漠要經濟效益。我們沙產業的發展主要是這麼幾個方面,一個是沙漠的旅游,因為中國的老百姓隨著我們的生活條件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大家在旅游方面的追求越來越大,在旅游的過程當中,我們南方的青山綠水大家走的很多,但是我們北方,西北地區的荒涼也是另一種景色,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說我們的巴丹吉林沙漠,這個是號稱世界沙漠的珠穆朗瑪峰,那就是世界最高的沙山是在我們巴丹吉林沙漠,而且巴丹吉林沙漠裡面有114個湖泊,在沙漠的深處有這麼多的湖泊,本身就是給大家一個驚喜。而且這個湖泊當中有各種鳥,有各種的魚類,同時我們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有很多的景觀,非常的奇妙,所謂的巴丹吉林沙漠有五絕,這都是一些專家學者總結出來的,所以通過沙漠我們可以旅游。
第二我們可以發展沙漠工業,這個概念可能在一般很難理解,但是我們阿拉善風積沙二氧化硅的含量非常高,所以我們現在已經開發石頭造紙,還有瓷磚,這些項目已經在阿拉善落地,也就是說把我們的沙漠通過加工變成工業產品。
第三條是發展我們的沙生產業,沙生植物進行加工,這個主要是我剛才談到的,比如蓯蓉號稱沙漠人參,還有鎖陽、苦豆子、甘草,沙漠當中我們還可以種葡萄,等等這些。通過對蓯蓉、鎖陽進行深加工,讓它變成高端的消費品,這樣的話我們通過這些產業的發展,最后提醒人們沙漠是非常珍貴的,植物也好、動物也好,都是非常珍貴的大家就會去保護,就會去讓它發展,這個就是一個逆向的拉動。
【@人民日報】其實是將旅游資源與相關方面特有的有機結合,來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們知道立足阿拉善的實際,還在黃河西岸規劃建設了1000平方公裡的生態治理示范區,因此網友特別感興趣,這項工程推進情況是怎樣的,對阿拉善生態建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馮玉臻】實際上我們沙產業生態示范區,就是我剛才說的沙產業的示范區,通過這個示范區帶動整個沙產業的發展,這個示范區我們從整個沿黃河進行治理,南北長大概100公裡,東西有的地方寬一些,有的地方窄一些,但是平均是10公裡左右,這就是1000平方公裡,這1000平方公裡治理好了,就相當於把烏蘭布和沙漠向東擴展的勢頭給它遏制了,也就是說,每年我們這個地方可以少向黃河輸沙1億噸,這個項目本身對於保護黃河來治理我們的烏蘭布和沙漠它的意義非常重大。
第二通過這個項目給我們整個阿拉善盟發展沙產業起一個示范的作用,那麼具體的是如何去操作,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就是我剛才已經講到,像蓯蓉、鎖陽、苦豆子、甘草、沙地葡萄等等沙生植物在我們這個地方可以人工種植,我們是進行加工,加工的前提條件是我們必須要有現代的高科技給它作為支撐,因為在沙漠當中種蓯蓉也好、鎖陽也好,因為蓯蓉是當地有一種特有的植物叫(梭梭林)下面寄生的,鎖陽是在白刺下面寄生的,就是如何人工種植(梭梭)和白刺,如何在人工種植的(梭梭)和白刺下面讓它寄生生長出蓯蓉、鎖陽,還有把蓯蓉、鎖陽怎麼樣分析它的成分,我們究竟是裡面含什麼東西,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怎麼樣提取等等,這都是一系列科技的東西。所以我們在2012年的時候,跟中科院專門成立了一個叫沙生產業的研究院,這個研究院經過兩年運作,已經形成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包括從種植到產品的開發,這是我們採取的一個措施。
第二個措施是引進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去帶動,如果說沒有龍頭企業靠農牧民一家一戶恐怕很難形成規模,那就是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牧民種植,龍頭企業負責加工,這樣形成一個產業鏈條,也是一個經濟紐帶。然后龍頭企業建起來,根據我們整體的規劃進行建基地,這些基地的建設本身是作為沙產業的一個原料來源,另外就是我們的生態保護的植物,通過這些植物把我們的生態改善了,所以我們現在1000平方公裡的沙產業生態示范區已經搞了兩年,已經入住了40多戶企業,我們基礎設施已經投資將近20億,我估計應該是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就初步的可以形成一個規模,也歡迎我們網友有機會去我們阿拉善給我們指導,然后參與我們的生態建設。
【@人民日報】感覺已經是卓有成效了。
【馮玉臻】已經開始見到了一些成效。
【@人民日報】這個項目應該是一箭雙雕的,因為它既然保護了黃河也發展、帶動了相關沙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我們剛才前面談到了很多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話題,剛才在訪談開始之前也說了,我們還會聊一聊關於旅游資源方面的話題,這個也是特別令網友驚喜的話題,我們提到阿拉善就會想到賀蘭山還有胡楊林、巴丹吉林這些,所以想請盟長給我們介紹一下阿拉善的旅游資源總體情況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特色和優勢,未來規劃有哪些?
【馮玉臻】阿拉善從旅游產業的發展是潛力很大的地方,從旅游目的地來說是很吸引人的地方,應該說阿拉善的旅游資源類型多樣、特色突出、品質高雅、區位差異明顯,跟其他地方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同時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現在給它命名為蒼天聖地阿拉善,按照國家有個旅游資源的分類、調查、分析這麼一個評價標准,按照這個標准去評價的話,阿拉善有8個種類,29個亞類,98種基本類型的旅游資源。旅游單體能夠達到479個,在這479個旅游單體當中我們的四級跟五級的旅游資源達到27%。
旅游資源一共有七大類,一個是以巴丹吉林為代表的沙漠地貌,還有西部夢幻峽谷、海森楚魯和哈布茨蓋怪石林、龍首山峽谷等地文景觀,巴丹吉林沙漠,西部夢幻峽谷、海森楚魯這都是自然地貌景觀,這是一類。第二類是以賀蘭山的原始森林和額濟納胡楊林、梭梭林和紅柳等沙生旱生植物,還有以沙漠綠洲、荒漠草原為主的生物景觀,這是胡楊林、梭梭林、紅柳、荒漠化草原,賀蘭山的原始森林,別看阿拉善這個地方自然環境惡劣,在賀蘭山深處我們還是有100萬畝的原始森林,那個賀蘭山裡面也是天然的氧吧,這是一類。第三類啊是居延文化遺址,還有曼德拉山岩畫、賀蘭山岩畫,還一些古寺廟為主的遺址遺跡資源。比如說南寺,它在藏傳佛教當中地位很高,為什麼它地位高呢?大家耳熟能詳的六世達賴圓寂在那個地方,這是一個。比如說曼德拉山岩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岩畫。還有居延文化,所謂的居延文化,居延遺址的發現是我們20世紀的三大發現之一,這是一類。
第四類是東風航天城、策克口岸這些景點,東風航天城是引以為我們中華民族可驕傲的地方,大家夢想的一個地方,我們一系列的航天方面的輝煌成就就是產生在這裡,我剛才說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我們神舟系列飛船都是從這個地方升天,我們的東風航天城可以說現在是世界三大航天基地之一,美國的、俄羅斯的、我們中國的東風航天城,這也是我們作為阿拉善人在東風基地建設過程當中,我們是作出了很大的奉獻,而且作出了犧牲,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神舟飛船一艘一艘從我們這兒升起,我們非常驕傲。
【@人民日報】有沒有想過把這方面也做成一個旅游項目資源呢?類似博物館那種形勢的。
【馮玉臻】這個我們現在正在開發,現在我們的東風航天基地已經開放,每年接待的游客也不少,但是下一步要跟基地合作,要進一步的打造、提升,比如說我們准備建一些博物館,還有一些體驗館,讓大家進入體驗館以后就能感受到航天過程的失重感。
【@人民日報】其實也是提高每個公民愛國主義熱性和核心價值觀的很好的方面。
【馮玉臻】我們東風航天基地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於青少年提升他們航天的興趣,激發他們愛國熱情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第五類是河流、湖泊,包括黃河、黑河、居延海,還有沙漠當中的湖泊。
第六類是地方的風俗、民族禮儀、民族歌舞、服飾、宗教活動、節慶活動等等。去了阿拉善以后,大家能夠體驗到我們非常獨特的、非常悠久的,保存還比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在這方面我們現在也正在不斷的進一步開發,進一步的提升,傳統文化不斷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不斷的進步。
第七是阿拉善的蘑菇、蓯蓉、奇石、水晶瑪瑙、手工藝品等等,這些是我們主要的旅游商品。比如說我們的蘑菇,就是在賀蘭山裡產的一種蘑菇,這個蘑菇到現在為止不能人工種植,都是天然的,叫賀蘑,知名度非常高。談到奇石,阿拉善這個地方所產的葡萄瑪瑙這是聞名於世的,而且現在已經形成中國奇石文化的聚散地,現在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去阿拉善這個地方進行奇石的交易,我們現在從事奇石交易的從業人員有3萬多人,商家有1000多家,現在在那個地方銷售的石頭有世界13個國家的石頭,所以在奇石界阿拉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
【@人民日報】這是阿拉善的一個特色。
【馮玉臻】對。還有我們的水晶,水晶眼鏡,還有瑪瑙的一些雕刻件,工藝品,這個也是非常的漂亮,包括女孩子的一些手鏈、項鏈、手把件,非常的豐富。
【@人民日報】它的美貌程度其實我是見過的,因為我有親戚去阿拉善旅游,相當一部分紀念品會帶回來是手鏈、項鏈什麼的,感覺晶瑩剔透的,確實很漂亮。
【馮玉臻】那個叫五彩玉,有很多的顏色,與我們“五彩斑斕的地方”是相印証的,所以我們這些旅游紀念品也是非常受廣大的旅游人的歡迎,大家去以后都要帶一些。現在我們對旅游產業也正在全力打造,因為我們內蒙古自治區提出五大基地建設,其中有一大基地就要把內蒙古打造成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休閑、觀光、度假基地,我們阿拉善作為一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我們自然而然應該把旅游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特別是今年兩會總理的報告提出,下一步要拉動國內的消費,其中旅游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所以圍繞這些我們要大力發展我們的旅游產業,主要想採取這些方面的措施:
一個是要把旅游納入到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當中去規劃、去考慮。過去大家沒有把旅游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去考慮,旅游就是旅游,其他的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其他的經濟社會發展,沒想到旅游本身可以帶來這麼大的收益。第二可以通過旅游拉動很多的基礎產業,比如道路、交通,因為旅游是吃住行,游購娛,方方面面的產業都可以拉動,所以我們要把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一部分考慮。
第二個我們要不斷的完善我們的基礎條件,提升我們的公共服務水平,讓我們的游客去了以后能夠行得通、住得下、吃得暢,能夠玩兒得好,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心情。為什麼我要強調這個?過去曾經我們胡楊林景區因為游客去的比較多,晚上住的地方都沒有,進去以后那麼多的人那麼多的車,車加油的地方都沒有,所以我們現在不斷的在改善,最大的改善是去年我們12月17號我們的飛機正式開通,作為中國的第一個通勤機場的試點,我們三個旗每個旗一個機場,這也是中國第一個縣縣通機場的地區,這樣大大方便了我們的游客。
第三我們要引進一些龍頭企業,去跟我們共同的開發這些旅游資源,因為旅游這個產業也是投入非常大的產業,所以必須要有一些大的企業投入,比如說現在胡楊林景區、巴丹吉林景區、南寺都有一些企業在跟我們共同的開發,搞一些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個是我們要加大宣傳推銷的力度,因為有再好的東西大家不知道那也不行。所以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包括我們的新聞媒體,包括我們的人民網也很好的跟我們宣傳宣傳,我們表示感謝,要廣泛的宣傳,介紹我們的旅游資源,特別是今年我們搞了一個比較大的活動,就是在全國十個大城市,我們進行演出,我們有一個《阿拉善傳奇》這麼一個音樂劇免費演出,同時跟中國攝影家協會,搞了一個阿拉善旅游的攝影大賽,因為阿拉善這麼多美麗的景點,大家搞了很多的攝影作品,我們在全國征集進行評獎,在全國進行展覽,這個4月份馬上就開始。我想通過這些宣傳讓大家能夠了解我們阿拉善的旅游資源,能夠來我們阿拉善欣賞這些旅游資源。
【@人民日報】我覺得這個宣傳推介的作用確實很重要,因為我們確實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既然要想吸引更多的人來我們這裡來游玩、觀賞的話,宣傳的作用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使整個旅游產業活起來。其實我這邊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盟長,我們看到確實旅游增長的人數日益攀升,如何處理它與環境發展的關系呢?
【馮玉臻】你提的問題挺好,它實際上既是一個矛盾又統一。所謂的矛盾是人去了以后是不是會破壞,所謂的統一是通過大家能夠看到這樣一些非常惡劣的自然環境,能夠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這是兩個方面。從保護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就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能破壞原來的一草一木,我們在這個基礎上開放,比如說我們的胡楊林,我們在胡楊林裡面搞的木棧道,我們要求游客從棧道上面觀賞、拍照,這個是我們採取的一個措施。另一個,有些可以通過建設進一步的保護它,比如說梭梭林、白刺的種植。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喚起游客對生態的保護意識,最典型的是阿拉善有一個怪樹林,它很久以前是一片胡楊林因為黑河改道這個地方就沒有水了,胡楊林都死掉了,這個溫總理是在英國劍橋大學講到胡楊精神是什麼?就是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這一片怪樹林死掉之后現在都還立在那個地方,有的倒下,有的還立在那個地方,看上去面目特別的猙獰,所以叫怪樹林,我們現在已經開發成一個旅游景點,讓游客特別是孩子們去看,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的話,可能現在非常茂密的森林到一定時候就會變成這樣,如果變成這樣我們人類生活的條件就沒有了。實際上我們保護與開發兩個方面的事情都統籌去考慮。
【@人民日報】其實聽了您剛才的介紹,確實感覺挺驚喜的,因為感覺平時都說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您也提到了阿拉善確實有一個地區差異的現狀,其實有沙文化,沙產業,滑滑沙也有湖泊其實也是挺美好的。我們知道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所以接下來想問您阿拉善准備如何進行、如何推進的?
【馮玉臻】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於深化改革進行了全面的部署,今年總理在報告當中改革就是一條主線,貫穿著整個工作報告。就是通過改革解決一些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通過改革激發市場的活力。我想按照中央還有我們內蒙古自治區總體的部署我們去推進。今年我們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政府服務職能的轉變,簡政放權﹔另一方面是我們社會改革,從政府職能的轉變來說,一個是審批,包括審批的取消、審批的下放,我在開兩會之前我們剛剛已經開過政府常務會研究,260多項審批項目,現在我們減少到40項,力度還是挺大的,按照中央、自治區的要求。
第二是我們的一些收費項目,我們也是大幅度的減少。還有就是我們的財政預算,包括政務公開,包括招投標,還有服務大廳的建設。那麼社會方面的改革,根據中央、自治區的部署還有阿拉善的實際情況,我們也在不斷的展開。比如說對教育體制,我們專門作出一個決定關於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決定,在這個《決定》當中圍繞教育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東西都進行了規范,比如說教師待遇的問題、收入分配制度的問題、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的,我們已經開始啟動。
另外,像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這個我們是作為自治區的試點,我們現在也在有序的推進,所以通過改革我們實際上就是要釋放我們發展的活力,激發我們發展的動力,加快我們的發展,因為阿拉善是一個欠發達的地區,我們所有的經濟、社會方面的問題,還是要通過發展解決。所以在這裡恐怕從發展角度來講,主要的任務就是要轉變發展方式,因為過去我們的產業結構不是很好,比如二產佔83%,三產佔15%,一產佔2%左右,顯然二產的規模比較大,但是三產比較小,所以我們要調整這個結構,怎麼調整?就是我剛才講到的,發展我們的旅游業,發展我們的沙產業,然后提升一產跟三產在整個經濟當中的比重。再有我們是產業層次比較低,所以通過我們技術進步、技術改造來提升產業層次。所以2014年從改革發展的角度我們任務是比較繁重的。
【@人民日報】我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效果的,像您剛才談的也是挺深有感觸,比如釋放發展和市場的活力然后再調整產業結構確實能夠對旅游資源發展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由於時間關系再來看最后一個話題,這個話題也是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非常流行的話題,想問一下盟長您的“中國夢”是怎樣的?
【馮玉臻】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應該說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力量,不管是各個階層大家都非常認可的,按照我的理解,“中國夢”事實上就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這個美好生活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穩定。“中國夢”也是體現到我們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相關老百姓的事情上面,那也就是說能夠讓我們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能夠有更好的收入,各個方面都有保障等等。比如說還有更高的醫療服務的水平,更舒適的生活環境,體現到方方面面。阿拉善在這個方面我們一直是比較關注的,比如說我們在財政總支出當中,民生支出佔了75%,這個比例應該說是很高的。現在阿拉善我們各項的民生指標都是在內蒙古自治區排在前面,你可以簡單的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的教育現在是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實行免費,這個我們應該是在全國走在前面的。
另外,比如說我們現在公交車全部免費,這在全國是第一家,我們給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配備一部老年人手機,這個手機也是對老年人的一種關愛,比如說有的人出去有點事情,按一個鍵,我們有一個統一的服務平台,能夠及時的給他提供關愛。另外我們牧民居住比較分散,我們給每個牧民家裡都配一個小藥箱,就是常用的藥都配備了,我們定期的去補充這些藥,而且這個藥如何使用我們都有管理員去說明。等等這些事情,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阿拉善的老百姓能夠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圓我們自己的“中國夢”。
【@人民日報】其實可以看出“中國夢”把民生問題放在了首位,民生問題就是我們阿拉善的“中國夢”,謝謝馮盟長。我們今天的訪談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同時歡迎各位網友有時間可以去五色斑斕的阿拉善去走一走、看一看,去體會一下西北邊陲不一樣的美麗的風光,同時我們也祝福阿拉善越來越好,感謝馮盟長和我們網友分享和交流您的心得和看法,也謝謝網友們關注我們今天的訪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