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員待遇差百倍 光簽字費可達幾十萬!--高爾夫--人民網
人民網>>高爾夫

高爾夫球員待遇差百倍 光簽字費可達幾十萬!

體壇周報

2013年07月19日10:10        手機看新聞

7月14日,全國高爾夫球團體賽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預賽在上海落幕,比起最后的成績,球員待遇和各省之間的球員交流問題更讓人感興趣。

各隊待遇相差百倍

當北京隊的李超結束完最后一洞比賽,他發泄般的用力將球扔入水中。比賽前幾輪,網上便傳出北京隊隊內出現問題,隊員在酒店內指責領隊等消息。這支北京男隊雖然實力不及張連偉領銜的廣東和高手雲集的東道主遼寧,但連前八都沒能進入,還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問題出在哪兒?待遇還是佔了很大的比重。高爾夫球在很多人心中還是一項“富貴”的運動,但因為高爾夫在國內起步較晚,對於這枚全運金牌,很多省市都有著不同的態度。

在北京隊隊員蘇東心中,北京男隊的最強陣容是:李超、蘇東、曹一和王曦晨,這是有望拿牌的。但曹一因為待遇的問題,沒有與北京隊簽約,王曦晨也僅是來給代表天津隊出場的女友周佳怡背包。對此,蘇東頗有微詞,“因為我是北京人,想為家鄉打球,所以去找北京隊談判,最后雖然留下來了,不過待遇還是比其他省隊低不少。”而沒有簽約的曹一也吐槽,“一個月給你2000,你干嗎?”

其實,不光是北京隊,作為高爾夫欠發達地區的陝西省,雖然這次男女隊都進入了決賽階段,但領隊丁杰告訴記者,“我們那可以說是球場少、練習場少、參與人數少,而論起這次比賽的經費人力,我們絕對在15名開外,幸好大部分隊員很早便跟著我一起練。至於工資,張新軍和田紅算是好一點的,3000塊錢,其他的有2500的還有更少的。不過,省裡也說了,要是能拿到冠軍,不僅有獎金,還能以成本價買房子。”

與北京和陝西的幾千塊工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道主遼寧隊,他們對本次全運會高爾夫項目頗為重視。據圈內人士介紹,早在2009年,遼寧就花大力引進了韓韌、胡牧、孔維海等球員,除了按照省體育局規定下發的獎金外,球員在和球隊簽約時還會獲得一筆幾十萬元的“簽字費”。而作為高爾夫比較發達的四川,也有隊員有著十幾萬的簽字費,另外以高爾夫為推廣項目的海南,這次據說參賽隊員,如果在比賽中“抓鳥”,也會有一定的獎勵。

其實,近千元也好,幾十萬也罷,這樣的差距放在其它項目上,司空見慣。但牽扯到第一次涉水的高爾夫球,味道也變了不少。當然,這並不是說球員們都唯利是圖,就像一位球員說的:“我們並不是隻看重錢,但你(指本省隊)開出的條件不能跟別人差太多。我得到的回報要對得起我的付出,這是很現實的。”

體工隊拒絕高爾夫

2009年,中高協下發文件,要求各省市開始注冊本省的高爾夫球員,也就是在那時開始,各個省市各顯奇招,簽字費、解決戶口等等條件,來拉攏高手,為今年的全運會做准備。但即便這樣,恐怕很多人沒有想到,這次參加全運會的高爾夫球隊居然90%以上都不屬於人們常說的“體制內”。

“據我了解,全國目前可能就我們一支隊伍是在體制內的”,海南隊領隊陳忱這樣介紹道。陳忱告訴記者,他們的隊員都是屬於省體育局下的、有著正規編制的人員,“我們是省裡支持的,而其他隊伍很多都是各個協會和贊助商為主的。我聽說廣東隊本來也想進入體制內,但是卻被體工隊拒絕了。”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陳忱告訴記者,“首先,你要分清球員和運動員是兩個概念。另外,高爾夫是一項在國內剛剛發展又比較費錢的運動。作為體工隊,自然看重金牌,要是把你高爾夫加進來,不說金牌能不能拿到,得花多少錢養啊,其他項目的人也不願意啊。”

連廣東這樣的高爾夫重鎮都是如此情況,就不外乎其他省份了。陝西隊領隊丁杰也談到“我們目前是不在體制內,但是隊員們凝聚力很強,這次男女隊都進了決賽,我們也希望通過好的表現得到上面的認可。”

(責編:張瑾琳、胡晶晶)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