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也充滿樂感 美女小提琴家文薇的高球生活--高爾夫--人民網
人民網>>高爾夫>>明星訪談

高爾夫也充滿樂感 美女小提琴家文薇的高球生活

2013年07月15日08:54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粉色球具,文薇之所好

  粉色球具,文薇之所好

  當拉小提琴的手握住球杆

  揭秘成都美女小提琴家文薇的私家高爾夫生活

  理解高爾夫

  “用莫扎特的嬉游曲來表達很合適”

  華西都市報:你拉琴這麼多年,是怎麼接觸到高爾夫球的呢?

  文薇:畢業以后,每年夏天都在溫哥華住一個月時間,看到爸爸每天早上在明媚的陽光中,穿過家旁邊的一個小森林去附近的一個高爾夫球場練習,很是羨慕,喜歡那種清早起來,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打球的感覺,就開始陪爸爸練習了。

  華西都市報:你的球齡有多少年了?現在水平怎樣?

  文薇:從開始打球到現在也好幾年了,但總是打打停停,所以水平很差啦~只是以運動健身為目的。

  華西都市報:能談談高爾夫球和小提琴、音樂的共通點麼?

  文薇:打高爾夫和拉小提琴都需要肢體的放鬆和意識上的冷靜客觀控制。其實高爾夫也是一門藝術,每一個轉身,每一次全身的爆發力,每一次優美的弧線……小提琴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琴合一,高爾夫應該是人杆合一,讓琴或者杆子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應該是我們練習的目的。而那種從心所欲不逾矩,最放鬆的心態卻能“為所欲為”,都是我們所追求的。

  華西都市報:高爾夫球能夠激發你在創作或者拉琴時的靈感麼?

  文薇:每次擊球,聽到那清脆的聲音,看到小球飛向藍藍的天空,有一種心都飛出去的感覺,讓人感覺特別的自由,也讓人心胸很開闊,這樣的時候,腦海裡面總會飄出許多很大氣的音樂,交響樂。高爾夫是力量與優雅結合的一門藝術,很接近古典時期的古典音樂。

  華西都市報:如果要用一支樂曲來表達你對高爾夫這項運動的理解,是什麼曲子呢?你會用什麼方式來演奏?

  文薇:古典時期的古典音樂適合高爾夫球,因為那個時候的音樂特別的優雅,大多是寫給皇室或者貴族的。莫扎特的一些嬉游曲都很適合,有著明媚陽光般燦爛美好的主題,也有力量的積蓄和優雅的爆發。古典時期的音樂在演奏上比浪漫時期的要更加內斂一些,表達情感的方式不像浪漫時期那麼掏心掏肺淋漓盡致,而是一種優雅和從容中別有洞天的感覺。

  練習高爾夫

  雪中練球,殺出一條“雪路”

  華西都市報:會不會擔心打球時受傷,影響自己的演出?

  文薇:我打高爾夫打得不多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握杆太緊,總是不小心傷到自己的手指,雖然只是擦傷,但是也不太舒服,所以還在努力改進中。

  華西都市報:出去表演時會帶上自己的球具嗎?

  文薇:演出期間一般不會帶上球具,因為比較忙,也怕受傷,再說了,我們演出,都是帶著小提琴這個絕對不能托運的家伙,以及大演出服,已經很多東西了,不能再搬球具了。

  華西都市報:說說自己最難忘的一次打球經歷吧?

  文薇:雪中練球,在溫哥華的一個冬天的早上,看到下著雪,本想多睡一會兒,結果還是被爸爸拽起來,打著傘踩著雪來到了練習場,哇,那個美的啊!每一個小球出去,在它優美的軌道上,總會碰擊一些飄動的雪花,感覺上是殺出一條“雪路”飛向遠方,特別有趣。

  戀上高爾夫

  “球杆,是我打球的動力之一”

  華西都市報:作為一個典型的美女,你打球的行頭應該很精致吧,能給介紹一下嗎?包括這些行頭的來歷。

  文薇:我打高爾夫的動力之一就是因為朋友送了我一套特別漂亮的日本牌子的漸變粉紅色的球杆,女生嘛,做任何運動,都希望漂漂亮亮的,高爾夫球具就更是了。

  華西都市報:在圈子裡,還有哪些好友也喜愛高爾夫的?

  文薇:我們圈子裡面,最愛打而且也打得很好的就是戴玉強老師了吧。記得他剛開始學習打高爾夫球的時候,我還不太了解高爾夫呢,他一開始就狂熱地練習,估計就過了半年多,就特別興奮地告訴我說他終於進百了。我當時什麼都不懂,還對他說,嗯,我要是使勁打一下,估計也能打個一百米左右,讓他給笑死了。

  華西都市報:最后,簡單地說一下,高爾夫帶給你一些什麼?

  文薇:高爾夫是一種態度吧,無論是清早新鮮空氣中的練習場,還是陽光明媚綠郁蔥蔥的球場,都能夠讓人在忙碌和充滿壓力的生活工作中,瞬間安靜下來,當人沉靜下來,也會開始思考,思維和想象總隨著高飛的小球翱翔在天空,人的腦筋也會變得很清醒和舒適。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為華西都市報記者徐祖冀採寫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薇訪談?

  成都女孩、國際著名的青年小提琴家文薇,在小提琴演奏之余,深深地愛上了高爾夫這項紳士淑女的運動,倒也是很合乎邏輯的事情。

  聽過她述說自己的高爾夫故事,以及對於高爾夫的理解,你會在一瞬間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在悠揚的“凡阿林”樂曲中,揮杆擊球……寫意而又愜意。

  好吧,讓我們來分享一下她眼中的高爾夫,體味一種從未有過的高爾夫體驗。

  ?文薇小傳?

  成都女八零后一把提琴走天涯

  也許音樂家更喜歡在閑暇時光尋找一種大自然的寧靜,高爾夫這項運動恰恰能很好地滿足這種訴求,既能親近自然,受傷的幾率也較小。青年小提琴家文薇,便是其中的一員。

  文薇是土生土長的成都女生,她也能算作成都80后的驕傲之一。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是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也是迄今為止四川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副教授。她甚至在溫哥華冬奧會期間,受加拿大政府邀請,成為唯一一個於2010年冬奧會期間在溫哥華舉辦個人音樂會的華人音樂家。並且時常與國內外多個知名樂團合作,她還是中國首支以花腔女高音結合小提琴的時尚跨界組合“一朵薔薇”的成員。

  2005年,文薇憑借高超的表演,在芬蘭舉行的第九屆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大賽獲得第三名,奠定了自己在國際小提琴界的地位。要知道,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大賽,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賽事之一,每五年舉辦一次。

  文薇3歲時便展露了小提琴天賦,當時就受到自己叔叔文有信的啟蒙開始習琴,之后一直堅持練習並得到了多位名師的指點。1993年,文薇考入了四川音樂學院附中,跟隨作曲家、小提琴教育家楊寶智教授學琴,而在高二時,她選擇了遠赴澳大利亞留學,直至大學畢業拿到學士學位。在澳洲期間,她還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張世祥教授和美國小提琴大師吉戈德(Gingold),小提琴獨奏家查米安·加德(CharmianGadd),小提琴演繹水准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2003年,應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盛情邀請,文薇前往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紐約的朱利亞音樂學院繼續深造,並得到迪蕾獎學金和伊琳鑽石獎學金,在2005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取得音樂碩士學位,並且在同年拿到了西貝柳斯(Sibelius)國際小提琴大賽第三名——這個在她那眾多獎杯中分量最足的大獎。

  ?文薇印象?

  她

  愛琴如痴文藝且時尚

  初識文薇,就覺得她不僅美麗,而且渾身散發著藝術氣質,文靜而內斂﹔再識文薇,就能看出她率真的個性和活潑的性格,她也很時尚,很健談。她也看《阿凡達》,也冒充假球迷在看世界杯足球賽時大呼小叫。

  在平日生活中,她也就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但是,當她換上演出服裝,則可以馬上進入到“大師級表演”的狀態。你都難以想象,在那麼纖細的身軀中,能夠爆發出那麼驚人的力量,演奏出那麼激昂的樂章。

  她的那把小提琴,是她的至愛,就跟高爾夫球員珍愛自己的球杆一樣。出遠門時,她的琴包總是隨身相伴,除了不托運之外,她一般都不讓外人拿。如果你一定要幫忙的話,她也會再三叮囑。聽文薇說,曾經因為一次演出,舞台的干冰噴到了小提琴,她還傷心了好一陣。

(責編:張瑾琳、胡晶晶)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