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第十二屆全運會高爾夫球預賽在上海美蘭湖球場結束最后一輪爭奪,男子組廣東隊獲第一名,海南隊和浙江隊分居二、三名﹔晉級決賽的另外五支隊伍是:四川隊、福建隊、遼寧隊、陝西隊以及上海隊。女子組上海隊獲得第一,廣東隊和北京隊並列第二名﹔獲得女子組晉級的另外五支球隊是:四川隊、雲南隊、遼寧隊、湖北隊和陝西隊。
在全運會賽場上,各個省份之間互相交流優秀運動員是司空見慣的事,當高爾夫“邂逅”全運會這個舞台,“球員交流”依然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很多交流球員都為自己目前代表的省隊立下戰功。另外隨著高爾夫運動在中國日益普及,諸多高爾夫球手這些年通過參加諸多高端賽事積累了不凡的知名度,全運會預賽賽場上,大有名氣或有點名氣的“全明星陣容”隨處可見。
球員交流
要普及還是要成績
高爾夫項目在中國各個省份的普及程度截然不同,廣東、上海就人才培養、賽事運作的角度看,可算強省強市,以上海為例,類似上巡賽、上青賽等賽事,為職業、業余、各個年齡組選手參與比賽積累經驗提供了舞台。本次全運會預選賽,上海和廣東男女隊都出線,從一定側面反映出“普及”與“成績”之間的相對關系。
對於人才基礎相對薄弱的省市而言,引進交流球員就成為捷徑。本屆預選賽,很多省隊中都出現了引進球員的身影。如湖北女隊中成績最好的14歲小將隋響,籍貫屬於黑龍江,但之前關系一直挂在廣東,如今又代表湖北比賽,2011年世界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11-12歲)組,隋響就奪取冠軍,湖北最終以第七名出線,隋響功勞不小。男子組中,歐陽正籍貫湖北,和家人住在上海,這次代表的是浙江隊,最終他以四輪296杆的總杆數,幫助浙江隊拿到男子組第三名,順利出線。領銜全運會東道主遼寧男隊的則是原籍四川的中國高球名將胡牧。
據業內人士介紹,類似這樣的球員引進並非“臨時操作”,多數省市都有長遠規劃,有的兩三年前就早早談妥了相關人才引進的條件。有些省隊開出了非常誘人的條件,包括費用和其他支持,當然這一切得由省隊和贊助企業掏腰包。原則上,隻要球員所在當地省市體育局同意,代表別的省市代表隊參賽是沒問題的,他表示,“高爾夫普及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但成績能不能出來可馬上就要見分曉,怎麼辦?球員交流是一個變通之法。”
明星陣容
多數選手有“桂冠”在身
近些年,全國各項高爾夫賽事為青少年球員踏上高球舞台提供了必要的機遇,另外,一些成年、轉職業選手還獲得了大量到海外參加比賽的機會。於是,全運會預賽賽場上看到了很多帶著“冠軍”頭銜的隊員在參加比賽。
上海女隊獲得預賽冠軍,魯婉遙、閻菁、葉莉英、尚林艷四人幾乎是全明星組合。父母都是中國人的魯婉遙生在日本、長在日本,上小學的時候就參加日本青少年比賽,2011年、2012年在日本各贏得三場比賽冠軍。2013年,魯婉遙在日本女子職業巡回賽三得利公開賽上當選最佳業余選手。兩周前,她在日本規模最大的業余錦標賽上奪得冠軍。今年17歲的閻菁3年前在廣州亞運會上奪取女子高爾夫亞軍,葉莉英更不用多說,常年征戰日巡賽,2年前還曾拿下日巡賽冠軍頭銜。31歲的尚林艷在2003年就曾獲得全國比洞錦標賽亞軍,還曾獲得中國業余高爾夫巡回賽分站冠軍,還曾是2010年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排名第一的選手。
其實不光上海隊,北京隊中有石昱婷、張娜、廣東隊中有林希妤、四川隊中有楊濤麗等,要麼是中國高壇希望之星,要麼是曾經的叱?球星。
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高爾夫球決賽將於9月9日在沈陽世紀高爾夫球會舉行,高爾夫球項目設置2塊金牌,分別屬於男子團體冠軍和女子團體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