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是幫助我們完成“臨門一腳”的球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我們在選擇推杆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注意事項一:外觀
推杆是所有球杆裡邊最能讓球杆設計師發揮藝術天才的地方。它的形狀千奇百怪、五顏六色得讓人眼花繚亂。從形狀上來說,傳統的古典型也好或是高科技的新型設計也好,推杆的打擊頭無論如何千變萬化,總不外乎“片型”和“錘型”兩種。這兩種形狀無所謂孰好孰壞,總之你拿在手上主觀的感覺它容易瞄准就行了。
當今的選手絕大多數偏愛片型球頭,因為它的形狀較為接近其它的球杆,它呈片狀,背脊處的前緣和后緣是兩條平行線,在朝目標推過去的時候比較有准頭﹔錘型推杆的后緣幾乎都是圓形,在感覺上比較沒有依歸。
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推杆,我們的第一要務是不去管它的規格、材質、廠牌等等,只是要像欣賞藝術品一樣的去觀賞它們,看得多了就知道那一種顏色和形狀自己看起來舒服。球頭的形狀和顏色要是看起來心裡不舒服,用它來打這最神聖的一杆,鐵定沒信心。要是外在不美,其他的什麼材質,出自什麼名門都不必再深究。球頭的外觀對擊球人的心理影響重大,推杆要靠感覺,在視覺上如果喜歡這支杆子的式樣,直覺的感覺它可靠,這是挑選杆子的第一步。
注意事項二:重量
在草短、干燥的果嶺上要用輕質推杆,在草厚潮濕的果嶺上阻力大,球滾得慢,所以要用重質的推杆。這種說法似乎顛扑不破,每個普羅幾乎都是這麼說,身強力壯的人用重杆,女性和輕柔型男子用輕型杆也是對的,但是總的來說越重的球頭越沉穩,推球有困難的人用重型的設計會大大地增加進球率,所以即使是文弱型的球友至少也要用中等重量的推杆。
多重算是重?多輕算是輕?這也沒有一定的標准,拿起它在手中掂一掂,擺起推杆的姿勢來試推幾次,感覺上重就是重了,感覺上輕就是輕了。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數字,一支推杆秤起來的重量總是在14至20盎司之間,16至17盎司算是中等重量,再高就算是重型推杆。
注意事項三:材質
球頭:要選用鍛造或是鑄造出來的銅質和不鏽鋼,盡可能的避免壓軋成形的鋅質和鋁質球頭。鑄造或鍛造的球頭成品是一塊經過打磨拋光的實體金屬,質地重,成本貴,一般說起來制造較為精細,穩定性高,在擊球時,由杆軸傳回來的觸感比較實在。而鋅或鋁合金因為是軟金屬,可以由模具直接大量壓軋成形,工本極低,由於質地較輕,它們的形體較大,要不就在中空處填入鉛之類的填充料,這些推杆的質地粗糙,平衡感差,揮動的時候往往不能停留在一直線上。用這種推杆擊球的時候觸感很空虛,大多數會發出頻率極高的“乒”聲。加了填充物的鋅/鋁球頭感覺比較沉穩,尤其是電鍍過或涂上漆的這種球頭很能魚目混珠,不過心細一些,多試打幾球還是能分辨出來。
杆軸:碳纖維或鋼質都好,最重要的是它的硬度(彈性)要適中。硬梆梆的杆子,一絲彈性都沒有的話,在擊球的時候觸感遲鈍,很難拿捏住距離﹔太軟的杆子更糟,不但距離難以掌握而且由於軟杆在擊球的時候會扭曲,使我們對方向性的掌握也增加困難。
在檢查杆軸的時候不用去管它的標簽貼示的是“硬”或是“軟”,因為即使是硬杆,超過標准長度或者是配上了特重的球頭,它在擊球的時候仍然會顯得太軟。重要的是你在揮動它擊球時的感覺。
理想的杆子帶著80%的硬度,它能給你信心,20%的彈性,它使你的手能感到球的震動,同時在遠距離推球時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握把:姑且不管它的材質,它最好帶有黏性,在輕輕握著的時候就很貼很穩當,它握在手中一定要大小適中,太粗太細都不好,選擇在前面是平的那一種握把,它在用起來的時候心理上比較踏實,下意識裡給我們一種方向感。拿起來從尾端朝球頭的方向瞄瞄看,握把有沒有裝配歪斜。
注意事項四:平衡感
整體來說推杆的平衡感是一支推杆的“內在美”,它看不見也摸不著。沒有了它,每一次瞄球的時候,如果你不刻意地用手去調整角度,你的球頭就擺不正。一支平衡感好的杆子很自然的就與球方方正正的。
形成一個正確的角度。要試出你喜歡的推杆有沒有內在美,你隻要將它橫著放在食指上,用另外一隻手來移動它,一直到食指正撐著它的重心,球杆可以平平地橫躺在食指上。現在你看看球頭的位置,如果它是平平地橫在那兒,打擊面向著天或是對著地,這種球杆的平衡感最佳,可以得滿分。可惜的是這種推杆並不多見。如果尖端垂直的指著地,這種杆子也還可以用。但那種斜躺著的球杆千萬要敬而遠之,這樣的杆子沒有平衡感可言,推出去的球,方向難以捉摸。
找出推杆的“內在美”,沒有平衡感的推杆擊球的時候方向飄忽。
杆軸與球頭接合處-大體隻有兩種型式:杆軸由球頭的踵部接合的“踵部接合式”以及杆軸由球頭中間接合的“中間接合式”。
踵部接合式推杆的甜蜜點往往不在球頭的正中央,而是在靠后踵的地方,很多人不習慣以這個地方瞄球。中間接合式推杆的甜蜜點幅度比較寬,穩定性較佳。近幾年有些新的鑄造球頭,把球頭的重最分配到兩端以及底部,所以盡管以踵部接合式連結杆軸,卻也能達到“中央接合式”的效果。這樣的重量重新分配,使球頭的兩端有支撐力,所以下杆稍微偏差一點,仍然可以結結實實的擊到球。
重量分配在球頭兩端的推杆盡管使用“踵部接合式”來結合杆軸,卻仍能保持平衡感擴大甜蜜點的面積
注意事項五:長度
一個身高180厘米的男人與一位150厘米高的女性使用的杆子長度隻差幾寸而已而不是十幾寸,因為高個子的手臂長,矮個子的手臂短,由手到地的距離才是決定杆長的因素。推杆的長度幾乎都在33寸至36寸之間。個子高的人不一定要用長杆子,身材矮的人也不見得該用短杆子,杆子的長短是全憑個人的習慣和需要來決定;有些人喜歡彎腰很深來推球,有些人隻微微欠身即可,這兩種人用的杆子長度充顯然應該不同;有高血壓的人或是腰彎久了會頭暈目眩或是腰疼的人都該學習用稍長的杆子。對一般人來說有一個最可靠的法子來測試這支杆的長度是不是適合,把要測試的杆子依你習慣的方式握著(要注意握的時候要將握把的尾端露出半寸至-寸),球頭輕輕地接觸地面,膝蓋、臀部和上身很自然的向前傾,手臂上方輕貼著兩肋,現在看看你的手臂是不是跟這支杆子的握把延長線形成45度的角度?如果這個角度小於45 度這就表示你的手位置太低、杆子太短。如果這角度大於45度。你的手就被迫要提高起來,這樣表示這支杆子對你來說是太長了。
注意事項六:觸地角(Lie)
杆子的長度與球頭觸地的角度兩者都能直接的影響到你和球之間的距離。杆軸插入球頭的這個角度就是“觸地角”(也有人叫它底角)。換句話說它是“人”、“杆”、“地”所形成的角度。
左邊的這支推杆的觸地角大而高直所以逼著使用者靠近球,右邊的推杆觸地角小斜著把握杆者推開,遠離推球線。
一支杆子的長度合適了之后,就要檢查一下這支推杆的觸地角對你來說是不是合適。依照你自己的彎腰,瞄球的習慣,來回擺這支推杆,它的球頭要能平平正正地在甜蜜點下方輕觸地面。如果球頭觸地的所在是在前半部或是后半部而不是在正中央,那麼這支球杆就不適合使用。如果這個角度太小,而你要勉強的去將就它,不知不覺的就會站得離球太遠,瞄起球來失去准頭。這個角度太大杆子就直了起來,靠身體太近,瞄球時,眼睛落點在球的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