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洋貨咋成了“貴族”?(視窗·解碼洋品牌(上))--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日報記者王珂報道集>>通訊

普通洋貨咋成了“貴族”?(視窗·解碼洋品牌(上))

茂邊

LV(路易威登)、GUCCI(古奇)、LANCOME(蘭蔻)等洋品牌在中國深受追捧,連Levi's(李維斯)、CLINIQUE(倩碧)等國外二線品牌,在中國都經歷了華麗的轉身,由“平民”變“貴族”。
2012年09月08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LV(路易威登)、GUCCI(古奇)、LANCOME(蘭蔻)等洋品牌在中國深受追捧,連Levi's(李維斯)、CLINIQUE(倩碧)等國外二線品牌,在中國都經歷了華麗的轉身,由“平民”變“貴族”。然而近日接連發生的洋品牌質量事件提醒消費者:洋品牌的“高質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必盲目選擇洋品牌

  二線洋品牌躍居一線,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700—1000元的牛仔褲,在美國隻賣30—40美元,折合人民幣200多元

  剛剛從美國留學回國的小林,怎麼都不能理解上海五角場哈根達斯店門前排長隊的情景。“一杯冰激凌要80多元,竟然還要排隊!”小林不解地說,“在美國,哈根達斯是個非常平民的牌子,基本都在超市裡賣的,打折的時候折合人民幣不到10元,正常價格也不到30元。”

  如今,隻要是洋品牌,在國內就賣得好,這幾乎成了一種普遍現象。就連國外一些非常普通的牌子,到了中國也變成十足的“貴族”。

  “像哈根達斯這樣,國外二三線品牌到國內躍居一線的情況並不少見。”在紐約已經工作2年的侯先生平常很關注國內外商品市場,他對記者說:“在化妝品、手包、服裝等多個消費領域都存在這種現象。”

  比如,在國內位居一線的休閑服裝品牌Levi's(李維斯),一條牛仔褲要賣700—1000元,一件襯衫也要400多元。而在美國,Levi's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牌子,一條牛仔褲隻賣30—40美元,折合人民幣200多元,一件襯衫也就不到10美元,折合人民幣50元左右。

  記者在北京朝陽區新光天地Levi's店看到,一條牛仔褲的價格基本上在799元到999元之間,在店裡挑選衣服的人不少,多是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時不時就有人到前台結賬。“價格可以接受,關鍵是褲子質量不錯,款式比較新穎,穿著也舒服。”剛買了一條牛仔褲的王先生對記者說。

  侯先生說,化妝品品牌CLINIQUE(倩碧)、CLARINS(嬌韻詩),在美國的市場定位是中端消費者,而在國內基本都定位在高端,價格自然也比美國高出很多。比如,國內專櫃賣四五百元的倩碧潤膚露,在美國的售價折合人民幣100元左右。

  “在箱包飾品市場,比較典型的就是Coach(蔻馳)。”侯先生說,在美國Coach是一個普通的牌子,上班族在平時挎個Coach的包很普遍。Coach經常會打折,打折的時候一般也就100多美元,折合人民幣幾百元。“就算是新上市的產品,價格也比國內低不少。”

  記者查看對比了Coach的中英文官方網頁,同樣是MADISON(麥迪遜)系列的一款手提包,在英文官網上的定價是398美元,折合人民幣2500多元,而在中國市場的定價是4950元,比英文官網上的售價高出近一倍。

  產品融入文化元素,迎合百姓消費心理

  二線國外品牌在中國受到熱捧,源於消費者不成熟的消費心態和洋品牌營銷策略

  “二線國外品牌在中國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外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留下了‘質量過硬’的好印象。”上海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品牌研究中心教授王新新說,國外品牌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時,為了順利打開中國市場,在產品質量上把關嚴格,積累了良好的聲譽,“早期的國外品牌在保証質量上做得很成功,這為二線國外品牌進軍中國消費市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北京朝陽區居民楊老伯說:“20年前買的索尼彩電,現在還照樣能看。”他表示,原來的洋家電質量真是沒話說,不僅僅是彩電,家裡的東芝電冰箱、夏普洗衣機,也都用了將近20年。后來嫌款式太舊換了新的,但直到換的時候東西還是好好的。

  當然,國外品牌在中國受到熱捧,除了質量過硬以外,也和社會消費心態不成熟密切相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荊林波認為,二三線洋品牌躍居一線品牌,主要是因為我國消費者盲目崇洋的心理,一些消費者過分追求時髦,一味認為進口貨就是質量好,把洋品牌作為高質量的代名詞。也有一些媒體與營銷公司為了自己的廣告或者其他中介利益,不能對洋品牌進行公開公正的宣傳,增加了洋品牌的神秘色彩,間接抬高了洋品牌的身價。

  王新新認為,國外品牌在中國營銷時,通常刻意迎合這種崇洋心理,給產品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元素,進而抬高身價,增強消費吸引力。

  “比如哈根達斯,‘愛她就帶她來吃哈根達斯’的廣告語以及通過店內環境營造出來的氛圍,較好地迎合了年輕人追求時尚、浪漫、愛情的心理特點。”王新新說。

  “睫毛膏、眼霜、潔膚水、潤膚露,倩碧的化妝品我基本上都用過。”作為倩碧的忠實用戶,樊女士如數家珍。當被問及是否知道倩碧在國外的售價遠遠低於國內時,樊女士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是知道這個情況的,並且經常請出國的同事幫忙帶商品回來,“國內價格相對來說是挺高,但效果還是可以的,而且多數同事都在用進口化妝品,如果自己還在用幾十元一瓶的國產貨,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

  洋貨也有質量問題,不要一味迷信洋品牌

  國內消費者應該逐漸成熟起來,有關部門更要加大監管力度

  最近,有洋品牌被曝光夸大和虛假宣傳,引起了中國消費者的關注。洋品牌的質量問題更引起了消費者強烈的不滿。

  “剛剛花了幾百塊買的衣服,今天就在網上被曝光說有毒,心裡挺不是滋味。”在北京中關村,大學生小王開學買了一套耐克的運動裝,接著就在網上看到了綠色和平組織指責耐克等服裝品牌生產的衣物中可能含有毒物質。小王無奈地對記者說:“雖說穿的是名牌的感覺,可這有毒的衣服穿上身,怎麼讓人放心啊?”

  廣州市工商局委托檢測機構日前對部分休閑服裝商品進行抽樣檢測時發現,也有一些洋品牌服裝不合格,涉及PLAYBOY、H&M、VERO MODA等眾多知名品牌。

  針對洋品牌接連出現的質量問題,荊林波表示:“首先這說明國外品牌對中國消費者權益的漠視。”他認為,目前監管部門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使得一些洋品牌斗膽以身試法,“在發達國家市場上他們是絕對不敢造次的。”再加上消費者的崇洋心態,讓一些洋品牌放鬆了質量管理。“可以說,是中國市場把一些洋品牌慣成了不守規矩的‘壞孩子’。”

  他建議,國內消費者的心理要逐漸成熟起來,在選擇產品時不要迷信洋品牌,不要一味地認為國外的就是好的,而是要以質量為標准。新聞媒體要積極介入洋品牌質量的監督,提高大眾對國外品牌的認知,讓國內消費者的選擇變得更加理性客觀。有關部門更要加大監管力度,不讓洋品牌有機可乘。

  荊林波認為,洋品牌的質量問題對於國內本土品牌來說也是一個契機。國內企業應著眼提升質量,逐步培育出來一批具有獨立自主產權與品牌價值的產品:

  首先,做好市場調研,了解國內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與心理預期。第二,做好市場整體營銷,包括產品的市場開發周期策略、定價策略、市場開發、渠道選擇、促銷手段等。第三,培育一支有競爭力的核心經營隊伍,“這是國內品牌企業最缺乏的。”

  專家表示,二三線洋品牌在國內受熱捧,很有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現象。隨著市場信息越來越透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當國外市場情況已經被普通消費者熟知的時候,二三線洋品牌在中國受熱捧的現象也許會逐漸消失。

  延伸閱讀

  網友辣評十大“偽奢侈品”

  熱心網友發帖列出了在國外位居二線、價位較低,在國內卻身價倍增甚至躋身奢侈消費品行列的十大“偽奢侈品”品牌,並且對每種品牌入選原因進行了簡短的說明。

  COACH(蔻馳,美國):別以為長得像LV就高檔了。

  Calvin Klein Underwear(內衣品牌,美國):CK在國外沒啥了不起。

  GAP(蓋普,美國):這就是美國班尼路。

  MANGO(芒果,西班牙):H&M升級版。

  LEVI'S(李維斯,美國),LEE(李,美國),ADIDAS ORIGINAL( 阿迪達斯經典系列,德國):這三個牌子都是超市貨。

  Y—3(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與阿迪達斯合作品牌) :拉上大牌設計師你同樣難高貴。

  VERO MODA/ JACK&JONES/ ONLY(同屬丹麥Bestseller集團旗下):四線城市超市檔次。

  Swarovski Crystal(施華洛世奇,奧地利):施華洛世奇水晶雖然純淨,卻是人工的,能好到哪去?

  (商文)

  洋品牌頻陷“質量門”

  1.味千拉面“骨湯門”:味千拉面將其送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食物營養與分析研究室的檢測樣品——“骨泥濃縮湯料”稀釋36倍出賣,每碗湯的鈣含量宣傳為1600毫克,而實際隻有48.5毫克,存在虛假宣傳的現象。

  2.肯德基“豆漿門”:近日有網友發現肯德基 “醇豆漿”並非消費者理解的現磨現做,而是由豆漿粉調制而成。肯德基做出回應承認,隻有北京市大部分肯德基餐廳供應的醇豆漿是由濃縮豆漿調配而成,全國其他地區的肯德基醇豆漿由豆漿粉調制,而肯德基未以“現磨現做”宣傳過此產品。

  3.近日,網友發帖曝光麥當勞北京密雲鼓樓餐廳門前大量包裝破損、被烈日暴晒、包裝內水汽蒸騰的漢堡原料面包。后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表示,該批次面包已被處理,決不使用,並已對該餐廳進行嚴肅處理。

  4.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在其新近發布的調查報告《毒隱於衣——全球品牌服裝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中指出,阿迪達斯等國際知名品牌的部分產品中含有“環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而醫學實驗証明這類激素可能導致性早熟,並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雄性體征的發育。

  5.香港消委會日前調查了30款面膜,包括13款睡眠面膜及17款保濕、滋潤面膜,其中17款面膜驗出含可致敏感的防腐劑,香奈兒、BodyShop(美體小鋪)、歐萊雅、碧歐泉、屈臣氏等品牌都赫然在列。

  (茂邊)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聶叢笑)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