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諾基亞的興衰啟示--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日報記者王珂報道集>>言論

蘋果與諾基亞的興衰啟示

王珂

2012年05月21日07:24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針對消費者潛在需求的創新,也就是創需式創新優勢不少。這樣創新出來的產品不可替代性強,極易成為市場的新寵,處於優勢地位的生產者能獲得更多議價權,超額利潤隨之而來

  近日到德國西門子公司參觀,幾天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創新。與一般企業不同,西門子的創新往往致力於對接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比如,西門子經過深入研究,認為樓宇節能改造的潛在需求巨大,於是大力發展樓宇節能技術。有了這些技術后,西門子沒有坐等客戶,而是主動幫助客戶挖掘其潛在需求。方法頗為特別:客戶不必承擔任何費用,樓宇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全部由西門子投入,用節能收益彌補項目成本。由於節能收益遠大於項目成本,雙方都能受益。就是通過這種能源合同管理模式,西門子已在全球范圍內幫助改造了超過6500座大樓,節能總額超過10億歐元。

  西門子的創新,志在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不妨稱其為創需式創新。創新必須對接消費者需求,這一點毋庸置疑。消費者需求細分又有兩種,一種是顯性的,即消費者已經意識到但現有產品無法滿足的需求﹔另一種是潛在的,即連消費者自身都沒有意識到的需求。

  第一種需求比較容易發現,大部分企業會針對這部分需求進行創新。這種創新固然重要,但也有劣勢:大部分門檻較低,可替代性較強,帶來的收益和可持續性有限。相比而言,針對消費者潛在需求的創新,也就是創需式創新優勢不少。這樣創新出來的產品不可替代性強,極易成為市場的新寵。處於優勢地位的生產者能獲得更多議價權,超額利潤隨之而來。

  手機行業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蘋果公司敏銳地發現了人們對觸屏產品的潛在需求,創新出iPhone、iPad等產品。結果這些產品風靡世界,蘋果的股價也從100美元一度飆升到600多美元。反觀手機行業曾經的領頭羊諾基亞,正是因為沒有及時意識到消費者的這種潛在需求,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漸漸失去消費者的寵愛。自蘋果推出iPhone到今年4月,諾基亞市值已下降近700億歐元。

  值得指出的是,創需式創新並非易事。不同市場、不同人群的需求千差萬別,隻有經過科學充分的調研論証,才能准確預測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比如,西門子集團設有中央研究院,負責分析各行業的新興市場和社會成長趨勢,更加准確把握消費者需求。此外,光有好產品還不夠,應當依托有效的營銷手段,培養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盼望這種創需式創新在我國能多起來。 (王珂)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聶叢笑)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