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增速放緩 我國將優化環境穩外貿--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日報記者個人空間>>人民日報記者王珂報道集>>消息

外需增速放緩 我國將優化環境穩外貿

王珂

2012年02月22日07:5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20日—21日在江西南昌召開的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表示,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影響外需,國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讓外貿形勢更為嚴峻。2012年,我國外貿工作將以調結構、促協調為重點,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完成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的任務。

  我國產業面臨國際競爭加劇,遭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夾擊

  鐘山認為,從根本上看,外貿發展主要取決於市場需求、產業競爭力和發展環境三個因素。

  “外貿需求今年面對的壓力明顯。”鐘山表示,全球經濟低迷使我國出口穩增長的壓力劇增。新興經濟體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進口方面,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一些國家對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實行管制。

  其次,我國產業面臨的國際競爭不斷加劇。發達國家強調實體經濟回歸,在高端制造業、新興產業等領域與我國展開激烈競爭﹔我國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升值,外貿傳統競爭優勢有所削弱,發展中國家在紡織服裝、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與我國競爭面擴大。

  今年1月,我國進出口出現多年沒有過的“雙降”。1月我國對外貿易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降7.8%。

  “影響外貿發展因素錯綜復雜,經濟因素與非經濟因素相互交織,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相互博弈,周期性因素與結構性因素相互作用。”鐘山表示,但機遇和挑戰並存。

  機遇方面,一方面,外貿需求仍有增長空間。出口方面,國際市場具有剛性需求,美國經濟活動趨強。新興市場增長勢頭較好。進口方面,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發展階段,需求空間巨大。另一方面,我國產業門類齊全,綜合配套能力強,在機械、電子、化工、輕工等行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在外部環境上,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上升,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增強。

  國家在財稅、金融政策等方面優化外貿環境

  鐘山表示,在財稅政策方面,保持出口退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准確、及時退稅﹔繼續實施結構性減稅,降低企業負擔和生產成本。

  在貨幣金融政策方面,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引導企業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匯率波動。積極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工作,擴大出口貨物貿易試點企業名單。同時,完善貿易融資業務差異化監管政策,支持商業銀行增加對小微企業貸款,鼓勵商業銀行適當提高對小微企業的風險容忍度,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壓力。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費率水平。

  在貿易政策方面,推動出台《關於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進口關稅結構,鼓勵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能源原材料及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進口﹔繼續落實對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產品零關稅待遇。

  “在外部環境方面,加強多邊合作,營造公平、自由、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環境﹔完善貿易摩擦應對機制,重視貿易摩擦重大案件的應對工作﹔利用世貿規則和貿易救濟措施等手段維護國內產業安全。”鐘山表示。

  調整外貿結構,將優化“兩個布局”,推進“三項建設”

  鐘山指出,今后一個時期,外貿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是優化外貿國內國際區域布局,推進外貿三項建設。

  優化國內區域布局,就是指東部地區(沿海十省市)外貿率先升級,中西部地區外貿快速發展。

  “將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自然資源豐富、人力資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的中西部省(區市),作為重點優化區域。力爭到2015年,中西部地區外貿份額佔全國外貿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鐘山表示。

  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就是要開拓新興市場。“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資源儲量豐富、人口規模較大、雙邊貿易基數較小、戰略地位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重點優化市場。力爭到2015年,我國與除歐美日港以外的市場份額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鐘山表示。

  推進外貿“三項建設”,即優化外貿國際市場布局和國內區域布局,推進外貿轉型基地、貿易平台和國際營銷網絡建設。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聶叢笑)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