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应有的心态(环球走笔)--24小时滚动新闻--人民网
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新常态”下应有的心态(环球走笔)

2013年02月07日04:25        手机看新闻

  近年来在西方有一个热门话题,即“新常态”。2004年,美国人罗杰·麦克纳米出版了一本书,题为《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作者本身既是摇滚音乐人,又是战略投资家。本书主要讲转型,他认为上世纪40至60年代,人们能预知未来,设计未来,如果运气好的话小投资可以赢来大收获,到了70至90年代,技术与全球竞争改变了世界,尤其是股市的繁荣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到了今天,一切都改变了,这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即使经济恢复了,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作者把这一时代叫做新常态。

  新常态随即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不少图书、文章、戏剧以及论坛题目都冠以新常态。新常态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比如,在经济领域,永远无法回到危机前的状态——低增长和高失业将长期徘徊在发达市场,企业利润将缩减,资产回报率将降低。因此,要重新适应这个不确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难以预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这就是新常态。

  新常态正在改变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据美国银行2012年9月的调查,44%的美国富人把今天的不确定性看做是“新现实”。他们积极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如控制消费,减少借贷,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谨慎理财的势头。新常态作为一个社会流行词已经深入人心,比如,当一个员工被分配干两个人的工作的时候,他会明白这就是新常态。今天,新常态正在成为美国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接受,大家都知道要换一种方式生存了。

  不少西方人开始接受新常态,他们正在学会如何去过“紧日子”。这其中也包含着积极意义,因为只有用“紧日子”的方式来过好日子,才能让好日子一直过下去。大兴勤俭之风,学会过“紧日子”,就要从思想上对奢靡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让节俭成为一种新风气,一种新常态。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