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强对流天气袭击,多地遭遇雹灾,较大的直径达5厘米,广州首发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香港也遭遇冰雹,又一城采光天顶被击穿,港铁九龙塘站被水浸
今天珠三角等地仍有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还有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广东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强对流天气袭击,昨日上午广州、顺德等多地出现暴雨冰雹,省气象局启动今年以来首个暴雨应急响应,全省124县市发布了暴雨预警或雷雨大风预警。
昨天轰隆隆的雷声给广州带来了多个第一:今年第一个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第一个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以及自2006年广东启用新的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以来广州的第一个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文/记者叶卡斯、王鹤、徐静
通讯员杨群娜
今明暴雨持续 清明天气或好转
根据《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定,广东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办公室昨天16时启动了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昨日21时30分,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又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
气象台预计,今天珠三角、粤西的北部、粤北和粤东市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市县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部分市县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明天,广东东部市县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余市县有中雷阵雨。
后天,中南部市县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有雷阵雨。
广州今天阴天有暴雨,明后两天仍可能有中雨到大雨。此次降雨过程有可能要持续到本周中段,清明假期可能以多云或阴天天气为主。
天气预报
3月31日:阴天,有暴雨,19℃~23℃
4月1日:阴天,有中雨,20℃~23℃
4月2日:阴天,有中到大雨,20℃~23℃
4月3日,阴天,有中到大雨,20℃~24℃
4月4日,多云到阴天,局部有阵雨,19℃~25℃
4月5日,多云到阴天,19℃~25℃
广州多区接连降冰雹 砸碎玻璃打肿人手掀翻屋顶
前日凌晨至昨日,广州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强对流天气。南沙、番禺、越秀、荔湾、花都等区接连接到冰雹袭击报告。
“一开始只是狂风暴雨,突然听到顶棚不断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家住南沙榄核镇的谭先生说,6时30分南沙下了直径约4厘米的冰雹,最大直径约6厘米,时长约为五六分钟。他所在的盆景厂损失惨重,盆景打断很多,幸好没有听到人员伤亡的消息,只是有朋友反映手被冰雹打肿。住在南沙广隆村的何先生反映,他所在工厂的饭堂玻璃被冰雹打烂。
番禺大岗镇网友@Ivy_hyy在微博上展示了冰雹图,冰雹有一个手掌那么大。据称冰雹砸烂了一些房屋的窗户,附近灵山市场的楼顶整个被掀起。
7时30分,王先生在东风路省政府对出路段遭遇冰雹。王先生说,冰雹打在挡风玻璃上噼里啪啦作响。路上车辆纷纷打起了双闪灯,向路边大树下躲避。而冰雹体积有黄豆或小拇指第一指节般大小,持续时间2分钟左右。11时30分许,有花都区紫薇路网友在微博上报料也受到了冰雹袭击。
除广州外,中山、顺德也受到冰雹袭击,而香港也遭遇冰雹袭击受影响严重,市区大面积受灾,又一城等购物中心采光天顶被击穿,港铁九龙塘站被水浸。
记者从广东气象微博获悉,昨日全省共有22个地区发布了冰雹预警。广州在13时34分发布了自2006年广东启用新的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以来的第一个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线索提供:谭先生、何先生 奖金:200元)
增城录得最大雨量 今天全省大部强对流和强降水持续
根据气象站网的监测,广东昨日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多种强对流天气,其中蕉岭、平远、龙川、顺德和广州城区先后出现冰雹,其中云浮录得的冰雹直径达5厘米左右。珠江三角洲及其以西市县出现8级以上的雷雨大风,东莞虎门出现12级大风,多地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广州海珠区录得一小时雨量59.7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增城市中新镇泮霞村录得全省最大雨量183毫米。另外,惠阳录得全省最大阵风35.3米/秒(12级)。
昨天全省有408个气象站录得50~100毫米暴雨,有456个自动气象站录得25~50毫米大雨。而昨前两天,广州不少地区一天的雨量就超过了今年前87天雨量总和,个别地区甚至超两倍。
根据最新分析预报,今天广东大部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仍然持续。
强对流天气集中在3~9月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介绍,强对流天气是广东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3~9月份,其中,雷雨大风天气占强对流天气总数的57%。
今年的天气与去年不同,去年先是出现强对流,再出现暴雨,今年是较大范围的暴雨和强对流同时袭粤。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华南地区受强盛的暖湿西南气流控制,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和水汽,随着小股弱冷空气频繁南下,冷暖空气在广东上空频繁交汇。同时,空气对流运动的增强还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雷暴现象。
“雹”你懂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专家解释说,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冰雹形成的原因是温暖而强烈的上升气流遇冷凝结成冰粒,被大气上层的辐散气流(从中心向四周流动)抛出,之后再度被强烈的上升气流带到高空,令冰雹不断成长。上升气流最后承托不了冰雹的重量,冰雹便掉到了地面上。
城市有“热岛” 为何会现冰雹?
有市民认为,城市由于“热岛效应”不利于冰雹的形成,但为何广州市区会出现冰雹?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良勋解释说,冰雹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主要由冷暖空气不断交汇,高空不稳定波动触发产生。城市热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而冰雹主要是在温度0℃以下的高空产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明与城市热岛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冰雹越来越多?
近年来,关于冰雹的消息经常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这让市民感觉,是不是最近的冰雹越来越多了?对此,专家表示,广州出现冰雹的情况并不是很多。根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2000年间的3月,冰雹只在1982年和1983年各出现过一次。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冰雹发生时间短、范围小,并不容易被监测到,气象部门统计到的冰雹,都是监测站看到的,如果发生在其他地方,就未必能够统计入内。人们看到冰雹的消息越来越多,可能与现在媒体、网络越来越发达有关。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华南沿海及海南岛等地是我国冰雹较少出现的地区,每年平均雹日在0.2天以下,甚至从不出现。这是因为当地上空0℃层很高,低层空气又暖,冰雹常不及地就已融化分散成为雨滴。
防雹诀:雹来顺风走 顶风就扭头
下冰雹时,如人在室内,应迅速关好门窗,并远离玻璃门窗,以免冰雹砸碎门窗玻璃,被玻璃碎片伤到。
如人在室外,要迅速进入建筑物等可抗击坠物的设施中,不要在头顶有玻璃、木板、易塌房屋、易断树枝等场所下躲避。
如人在野外,应用物品或手臂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建筑物内。根据谚语“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下冰雹时要顺风走,可避免和冰雹“正面冲突”。
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冰雹不可食用。
而在强对流天气中,要特别注意防御暴雨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山洪地质灾害。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传授了简单易记的口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防御暴雨、泥石流要往高处跑,同时要防雷、防触电。”此外,“雷雨大风”预警信号涵盖了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强降水等四种天气现象,市民看到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
(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杨群娜)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