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蔡:原名蔡智恒,1969年生,台湾著名网络小说作家,台湾成功大学水利工程博士。1998年写下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造成全球华文地区的痞子蔡热潮。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和《夜玫瑰》都已被拍成电影。
暌违三年,“网络文学第一人”痞子蔡携《阿尼玛》重磅回归:
十多年前,一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发一股网络文学热潮,这部小说诠释了纯爱小说的含义,网络文学发展的十余年,也影响了一代人的阅读方式。痞子蔡也被奉为“纯爱小说之父”,笔触所及,必是最清纯的爱情,最完美的恋人。多年之后,痞子蔡的新作又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
日前,痞子蔡新作《阿尼玛》隆重出版,引发伴随网络成长的众多读者的追捧。
文、图(除署名外)记者 吴波
回归轻舞飞扬的感动
《阿尼玛》围绕着“爱情”、“初恋”、“青春”、“暗恋”这些大家心中永不退热的主题娓娓道来,同时延续了痞子蔡清新细腻的风格,情节设置巧妙顺畅。读者表示,再次阅读痞子蔡,感受到了当初“轻舞飞扬”的感动。
“阿尼玛”(注: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是荣格提出的两种重要原型。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玛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痞子蔡解释阿尼玛的意思为:每个男人心中唯一认定的女孩。不管曾经邂逅多少女孩,他的心中永远只会有一个阿尼玛。他说:“我一向不擅长替故事取名,这似乎已成了我的宿疾。虽然这篇故事解释了‘阿尼玛’这名词,但其实书名未必要取成‘阿尼玛’。我一开始曾试图想取些较柔软或较有韵味的书名,但觉得与故事内容并不十分相符,因此后来还是用了‘阿尼玛’这书名。很多人都没听过,觉得纳闷,有些人甚至老是念成‘阿玛尼’。但这书名是很贴切的。”
对文学没有强烈的企图心
该小说的文字简单而动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平静但是很生动,流露出清新、健康的气息,结局很让人感动,为现代喜欢轻阅读的读者群所热爱。
《阿尼玛》最开始创作于2000年,那段时间是痞子蔡最有创作激情的阶段。虽然当时仅仅写了几百字,但多年后当他再度翻开原来的文档,洋洋十几万字顿如泉涌。“我始终没有身为作家的自觉,也没有作家的心态,现在也是。”他在《阿尼玛》序言部分如是说。这十几年痞子蔡写的文字并不多,因为他边教书、带研究生、做学术研究,边写作,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是经典之作。早前痞子蔡在采访中也说过,他对文学没有强烈的企图心,只希望能保有写作者那颗最初也最完整的心。保留自己的工作、生活,灵感爆发非写不可时,再去写作,这就是痞子蔡维持创作激情的秘诀。
网络文学终进殿堂
1998年,痞子蔡的爱情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吸引进网吧,以至于“网恋”成为当时最流行,也让家长最头疼的社会现象之一。2006年开始火的网络小说,已经成为横跨网络、广播、书等多种媒介的大众流行小说……2007年,网络作家当年明月的长篇小说,将网络文学第一次带入国学,引起学院派的争议,这也是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的一次正面交锋。
从痞子蔡、慕容雪村到天下霸唱、孔二狗,网络文学走过近20年争议之路,痞子蔡感慨万千。他说,如果硬要挤出一句话说出对网络小说20年发展的感想,大概是“难以想象”。网络小说刚出现时,很多人甚至不把它当“文学”。没想到网络文学迅速燎原,改变了出版和写作生态。自从出版社开始出网络小说后,很多写手都会想尽办法吸引读者或出版社注意他的作品,以达到出书的目的。在出版社的商业机制还没进入网络前,网络写手的创作动机很单纯,几乎全是抒发心情的作品。
而现在,简单说,写手的心态变了,网络小说的样貌因而改变。很多网站也有了“网络收费”的行为,有些网络写手的收入甚至很高,这在当初是很难想象的。总之,网络的写作环境永远在变,只有写作时要用心这件事是不会变的。
《阿尼玛》简介:一位腼腆害羞的高中男孩,与一位拥有如栀子花般美丽脸庞的高中女生,在公车上“不断地偶遇”。女孩的幽默与聪慧,打动了男孩的心,然而男孩没有进一步追求。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不知道对方的住处;但他们有着一种无声的默契,每天似乎都在期待着这个搭车的美丽时刻。上大学之后,纵使有缤纷的社团联谊生活,纵使也有对他心仪的女孩,他却总是不经意再次想起公车上拥有栀子花香的她。
对话痞子蔡:
期许《阿尼玛》能解答
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困惑与不解
广州日报:《阿尼玛》中的男主角是您个人吗?书中有多少人物原型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痞子蔡:男主角在公交车上的经历不是我本人的经历,但男主角在大学时担任的干部职称跟我大学时一样。我念大一时,班上有五十几位男同学,但只有两位女同学。某次我睡过头没去参加的班会中,有位女同学提名我当公关,我因而担任大一下学期班上的公关。至于她为什么要提名我?到现在一直是个谜。所谓的“公关”就是负责找别班或别校的学生一起联谊。小说中男主角在当公关时所遇见的别校或别班的公关,都有原型。
广州日报:《阿尼玛》这本书创作过程中有遇到瓶颈吗?
痞子蔡:2000年写了开头,真正开始动笔是2012年6月,距离上一本出版的《蝙蝠》,已经超过一年半。这段时间我一个字也没写,是因为教书的工作兼了行政职务而力不从心。写《阿尼玛》时基本上没遇到瓶颈,只是写作时间琐碎有些不习惯而已。
喜欢用爱情包装作品
广州日报: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阿尼玛》,时间跨度很长,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纯爱小说,为什么?
痞子蔡:我从念书时起到现在教书,都待在学校里。我很喜欢跟年轻人相处,他们是最单纯的人,虽然离开校园后也许就不是了。我至今写了12本书,几乎每本都会被视为纯爱小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写法有很浓厚的校园味,但其实很多故事都与校园或纯爱无关。我的写法单纯、风格清淡,喜欢把陈述的东西用爱情包装,或许这就是我的小说总被视为纯爱小说的原因。而《阿尼玛》这本书,场景都在校园,故事内容依然以爱情为包装,且风格和文字更清新,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阿尼玛”这概念。
广州日报:您对这部小说有什么期望吗?
痞子蔡:我期许《阿尼玛》能解答年轻男女在面对爱情时的困惑与不解,也希望能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用简单的故事表达,让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变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这部小说似乎也能跟我之前写的《檞寄生》相呼应。我希望读者能读出我在这些方面的用心。
一直守住本分待在专业领域里
广州日报:您是怎么协调写作与工作的时间呢?
痞子蔡:这十多年来,写作占掉我大部分的休息时间,我变得忙碌,这与我原本懒散的个性冲突。我因为多了作家这种身份,常常必须针对文学这东西发表看法,虽然我对文学还很陌生。但我很庆幸,这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改变初衷,依然只把写作当作业余兴趣,写作动机依然单纯。我在水利工程念到博士,如果不对水利工程尽点心力,我会良心不安。于是,我会教我的书,做我的研究。所以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大热时到现在,我从没想过专职写作。教书时认真教,写作时专心写,一次只专注一件事,这样写作和工作就不会有冲突。
广州日报:大陆有一大批跟随您的小说成长起来的读者,您想对他们说什么?
痞子蔡:1998年我29岁,因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让我的人生突然大转弯。这十多年来,我努力握住方向盘,不让自己的人生走偏。虽然被视为畅销作家,但我一直守住我的本分,待在专业领域里。即使不断被劝说该朝名利双收的“作家”这方向走,我还是选择属于我自己的位置,安静地待着。有时回想起来,会觉得在这变动剧烈的世界里,保持一种不变,是件令人感动的事。我很感激你们的一路陪伴,多谢你们的错爱,我很惭愧,但由衷感激。请原谅我,虽然尽力了,但我或许没有把写作能力发挥到最好。也请给我一些时间,我会更努力写好下一部作品。
广州日报:有没有写作规划?
痞子蔡:刚教书时,写作的时间通常是寒暑假。目前兼了行政职务,不仅平时忙,寒暑假也有事忙,所以只能每天抽空写点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改变。我算是特例,因为我一来人生并没规划写作,写作只是无心插柳;二来我有另一种专业,那就是水利工程。所以严格说起来,我并没有写作规划这东西。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