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海冰 实习生 柴艳红
童年应有美好的童谣相伴,现在的孩子们在唱些什么歌?今天是世界儿歌日,记者此前在武汉多所小学、幼儿园走访发现,不少“00后”课堂上学的是父辈甚至祖辈儿时唱的歌,课后爱哼唱的却是成人化的流行歌曲,其中不乏“灰色歌谣”。
18日,记者分别在武汉三所小学、两所幼儿园随机采访了50余名孩子,问他们“最喜欢唱什么歌”,有7名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报出《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螺号》《好妈妈》等,但不忘补充说还喜欢唱“喜羊羊”或“奥特曼”。不少受访的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孩子直言,不喜欢音乐课教的歌,因为觉得那些儿歌“很普通”“太老套”“不流行”“太幼稚”。他们脱口而出喜欢的歌均是流行歌曲,如张杰的《逆战》、汪峰的《光明》、凤凰传奇的歌等,还有孩子竟爱唱网络歌曲《老子明天不上班》。
武汉音协理事、青山区音乐教师温亮认为,很多流行歌曲都不适合儿童的声带来唱,而儿童过早接触《死了都要爱》、《要死就死在你手里》之类情啊爱啊的流行歌曲,对成长很不利。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无厘头、低俗甚至暴力内容的改编“灰色歌谣”在校园里流行。读五年级的王同学告诉记者,他是班上改歌高手,一首歌能改几十个版本,内容多是搞笑的,还有同学花钱请他改歌词来攻击同学。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刘女士烦恼地说,她儿子最近总从学校带回来一些不好的段子,什么“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什么“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对此,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理论教研室的副教授周琼指出,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跟风、追求时尚的心理,而今天给予孩子的多是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最然很经典,但不太符合现代孩子的胃口。音乐教材的选编又相当复杂,既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音乐赏析能力,还要传递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内容较为古板,一些优秀新儿歌因缺乏时间沉淀,也很难入选。而不少老儿歌孩子们在学前就唱得滚瓜烂熟,到小学再炒现饭,自然难提起兴趣,这为流行歌曲甚至是“灰色歌谣”提供了生存空间。“用绿色歌谣占领孩子们的精神田地”,江岸区惠济路小学的杨润之老师称,该校在五六年前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坚持开展“每周一歌”活动,教孩子们唱有趣、励志、优美、时代感强的歌谣,作为音乐课的补充,如周杰伦的《蜗牛》就在其列,受到孩子们欢迎。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