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专家呼吁:让优美童谣伴孩子成长

2014年03月21日06:45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专家呼吁:让优美童谣伴孩子成长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海冰 实习生 柴艳红

  “‘00后’课上学老掉牙的儿歌,课后唱成人化的流行歌,主要是因优秀新儿歌极度匮乏。”昨日,武汉音乐家协会儿童歌曲创作家万飞、温亮揪心地呼吁,儿歌创作团队已严重断层,儿歌市场很不景气,可别让新儿歌彻底“哑”了。

  记者在新华书店及一些专业音响店走访发现,在售儿歌CD收录的绝大多数是老儿歌,如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燕子》《一分钱》在几乎每盘儿歌CD上有,而属于“00后”的新学习工具——点读笔录入的也多是老儿歌。

  新儿歌为何“失声”?武汉音乐家协会理事、著名儿童歌曲创作人万飞说,“儿歌创作几乎是零回报,导致其自生自灭。”他称,儿歌创作专业性很强,太流行的曲风孩子们唱不了,太老套的他们又不爱听,尺度很难把握。儿歌推广更是难上加难,成人歌曲可通过将某个歌手包装成明星来养活创作团队,但儿歌很难走通这条路。“很多儿歌作品即便获得金奖,也只是领个奖而已,很难被广泛传唱。”万飞说。

  久而久之,儿歌创作队伍严重萎缩,优秀新儿歌自然凤毛麟角。据他介绍,目前全国致力于儿歌创作的只有二三十人,武汉主攻儿歌创作者更寥寥无几。

  据了解,武汉音乐家协会目前坚持创作儿歌的仅万飞和温亮。万飞因不满儿子嘴巴里蹦出低俗流行歌而走上创作这条道路,十多年来坚持自费创作、制作新儿歌并录制专辑《孩子就是全世界》,创作的《水晶鞋》、《孩子,你别怕!》等屡获大奖。温亮32年来一直坚持做“孩子的音乐”,先后创作600多首歌曲,其中两首获湖北省金编钟奖铜奖。

  他们呼吁,要给今天孩子们美好的精神食粮,儿歌创作者自身要不断创新,同时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大投入,不断培养年轻队伍,大力推广优秀新儿歌,让孩子唱着优美健康的童谣成长。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