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山西省检察院原技侦处长王石林针对近期日本政要否认、歪曲侵华历史表示,上世纪50年代曾亲身参与侦讯日本战犯,见证侵华日军累累血债,“历史不容抹杀”。
当日,在山西省检察院老干处办公室内,86岁的王石林表情淡然。回想起1953年至1956年侦讯、审查日本战犯的往事,王石林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资金紧张,但出于人道、感化的考虑,仍拨出专款供给日本战犯生活。后来,中国政府决定对多数战犯免予起诉,并安排其回国。近年来,日本政要、右翼分子企图美化、否认侵华事实,令人气愤。
195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分别在沈阳、太原开庭,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当时,山西太原战犯管理所关押着130余名日本战犯。1956年6月20日,针对9名罪行严重的战犯,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太原开庭审判。
王石林说,关押在太原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罪行累累。他们当中,有原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顾问河本大作。此人曾策划“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有杀害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大野泰治;有从事特务间谍活动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警务部警备课长、蒋介石政府“国防部二厅北平电讯支台”副台长富永顺太郎;有原日伪山西省政府顾问辅佐官城野宏等人。
1953年,王石林从司法部调至山西省检察署(现称山西省检察院)不久,即被选送到北京参加培训,为审理日本战犯做准备。王石林说,彼时,廖承志、曾参加东京审判的梅汝璈等人均授课讲学。
1954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署东北工作团成立。王石林随即赶到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不久,王石林跟随以“东北工作团”副团长井助国为首的太原工作组赶赴山西太原。期间,王石林担任太原工作组下设侦讯组长,负责调查、侦讯5名日本谍报人员。
回想往事,王石林说,当时只有20出头的年纪,并未意识到侦讯日本战犯的历史意义,只是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因为对手都是经验丰富、态度骄横的日本谍报人员,因此,侦讯工作大多是一点点磨下来的。
据其介绍,太原战犯管理所关押的战犯多有双重犯罪特征。抗战胜利后,他们转而效力蒋介石政府,且其主要犯罪行为发生在山西。起初,他们惧怕被处死,对抗情绪严重。
在审讯曾任蒋介石政府“国防部二厅北平电讯支台”副台长富永顺太郎时,王石林和同事进展困难。富永顺太郎或沉默,或含糊其辞,或避重就轻。对此,根据国家政策和国际公法,太原战犯管理所始终坚持人道、感化原则。王石林介绍,当时,日本战犯的伙食标准是工作人员的两倍半,管理所设有图书馆、医疗室、澡堂等设施,每周还放映包括日本影片在内的电影。后来,在中国红十字会的资助下,日本红十字会组织战犯家属到太原探视,甚至和战犯吃住在一起。
王石林说,当时对特殊优待日本战犯政策心有不解,但事后看,中国人以德报怨的做法是有长远考虑的。回国后,日本战犯组成“中国归还者联络会”,反对侵略战争,推进中日友好。
据王石林回忆,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名为海子边大礼堂,是太原市著名民国建筑,旧址位于文瀛公园东南,拆除后在原址建起山西饭店。太原战犯管理所后被山西机器制造公司占用。如今,走在太原街头,上述遗址几近消失,周边居民也对其历史知之甚少。
针对时下此起彼伏的中日纷争,王石林说,日军侵华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和平年代,“中国和日本民众都应记住这段历史,以史为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