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古树名木】献县千百年金丝小枣林静观沧海桑田

2014年03月04日10:05    来源:长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古树名木】献县千百年金丝小枣林静观沧海桑田

献县千年金丝小枣树。徐彩云 摄

在这一带,三五百年的金丝小枣树并不少见。徐彩云 摄

  长城网沧州3月3日电(徐彩云 董传辉)3月2日,在一位村民的引领下,记者在献县高官乡刘尚庄村的枣林里,见到了村民说的千年金丝小枣树。这棵树高4米多,胸围为1.42米,料峭春风里,夕阳照射下,裸露的枝干虬劲有力地向四面八方延展开去,自有一番沧桑美。

  村民介绍说,这棵树谁也说不出生长了多少年了,按照经验判断,应该有1000年的历史,是这一带枣林里最粗壮的一颗金丝小枣树。当地枣农每隔几年都会开甲,即围绕枣树主干进行环状剥皮,从剥皮处会蒸发走较多水分、释放多余养分,以保证果实品质,因此枣树通常都不像其他同龄的树木那么高大。

  记者看到,除了这颗千年枣树外,还有很多粗壮的枣树成群伫立在周围。村民说,这些树的树龄大都在三四百年左右,在这一带这样的枣树多不胜数,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

  据《献县志》记载,献县枣树在东周时已有栽培;南北朝时,乐城(今献县)道人刘仲思于北齐后主高伟四年(568)引种培植小枣成功,时称仙枣或仲思枣;至清代,道教衰微,仙枣或仲思枣之名遂为金丝枣取代;抗日战争时期,枣林做为八路军、游击队的“青纱帐”被日本侵略军砍伐近半;1979年后改革开放以来,献县搞活经济,枣业生产已经成为献县农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如今,献县的金丝小枣林已成为当地百姓致富增收的聚宝盆,哺育了数万枣乡人;千百年来,物换星移,风云变化,它仍一如从前淡定、安详,静观沧海桑田。

(来源:长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