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浚县“泥咕咕”民俗之美

2014年02月13日15:28    来源:大河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浚县“泥咕咕”民俗之美

  大河网讯 泥咕咕是浚县民间传统工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格。传统上,每到春节临近,浚县各个村子里的农户就开始忙活着生产泥咕咕,为正月的大伾山、浮丘山大型庙会做准备。

  泥咕咕用料就地取材,把村边的黄胶泥土挖回家,加水活成泥巴,用捧锤打,使其柔软细腻犹如蒸馒头的面团。工具也较简单,用一根竹棍,削成一头尖,一头粗,用以雕画泥咕咕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扎眼通孔,用嘴能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故当地群众又称它为咕咕小哨儿。捏成后放置院中晾干或用火烤干,再行彩绘着色,点画花纹图案,就形成鲜艳夺目、形态逼真的各种各样的泥咕咕。

  在庙会上记者看到各种人物、动物、神仙造型的泥咕咕,形态夸张但表现生动,漂亮的花纹附着在各种载体上,同时也能吹出“咕咕”的响声,已从简单的“泥玩”变成了艺术品。

  泥咕咕造型种类繁多,传统制品有人物、动物两类,造型多系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如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英雄等,具有一定时代特征。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鸡、鸭、鹅、兔、牛、羊等动物形象,反映了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繁殖家禽家畜、劳动致富的内容。还在传统的泥娃娃造型基础上,添了“娃娃抱鱼”、“抱蟠桃”、“抱荷花”等泥塑制品,表现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连年有余、人寿年丰的景象。

  泥咕咕的装饰纹样以花草植物为主,且多为对称图形、这些图形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总结并记录的结果,没有过多的宗教理念束缚,而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色彩纯儿鲜艳,红配绿、黄配紫,这些鲜艳的对比色在黑色的底子上更加耀眼夺目,带有明显的民间特征。泥咕咕是人民真实生活的记录,日常生活的真切表现,反映出中原人民热爱生活、崇尚大自然的淳朴思想。

  一位现场捏泥人的老师傅告诉记者,浚县泥咕咕来源于现实生活,在造型上自然更加朴实、厚重,显得热烈而执着、豪放而质朴。(王晓飞)

  

图为浚县之“钟鼓楼”

  

  

  

图为“七品芝麻官”

  

图为“浚县人民在柏枝上栓红绳祈福”

  

图为“八仙过海”

  

图为面塑十二金钗

  

图为“泥老虎”

  

图为“拉着媳妇赶集的小人”

  

图为“憨态可掬的小泥人”

  

图为“憨态可掬的小泥人”

  

图为“奏乐器的小泥人”

  

图为“奏乐器的小泥人”

(来源:大河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