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李先生来信询问:
最近我和家人自驾出游,也许是开车时间太长,我的腰觉得特别难受,好几天都缓不过来,请问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专家解答:
近来,“汽车病”越来越常见。建议大家开车时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留意:
一,改变坐姿。有些开车族喜欢将座椅尽可能向前或向后调,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驾驶姿势。座椅太靠前,四肢的活动空间就会减少,肘关节及膝关节处于极度弯曲的状态,关节活动范围相应减小,四肢及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处于这一姿势,容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而座椅太靠后,四肢就需要努力伸向方向盘及踏板,躯体势必加大前倾,这样的姿势不仅不符合人体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增大了腰椎间盘的压力,易引发椎间盘突出,而且腰背肌肉长期处于拉长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疲劳性损伤。
其实要掌握正确的驾驶坐姿并不难,座椅面应略微后倾,调整椅背,与椅面成100到110度夹角 (简单的方法是在垂直坐姿的情况下,椅背头部靠枕调整至与枕骨2至3拳距离),而座椅的前后调节应与驾驶员的身高、体型相适应,一般以上肢握方向盘,肘关节屈曲呈50到60度;下肢自然搁于踏板,膝关节自然屈曲呈60度左右为宜。臀部尽量靠后,在腰部可以垫2到3寸厚的腰垫,既保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又对腰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避免频繁急刹车。急刹车时,惯性及前冲力会使司机的身体向前急冲,此时颈椎及腰椎也会随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弹回原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摇摆伤”。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平稳驾驶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有效减少腰部的负荷。
三,不要长时间开车。连续行驶不宜超过两小时,每隔一小时要休息10分钟,下车散步、活动腰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腰背部肌肉,有效减少腰痛的发生率。
(梁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