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林荫
新春新气象,不如从读本好书开始。
在此,《解放周末》向您推荐8本好书,有新有旧,有厚有薄,共同点在于,都曾让许多人读到“爱不释手”。不如,长假里,您也来试试。
把世界文学史讲成一部小说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讲述 陈丹青 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歌德是伟人,四平八稳的——伟人是庸人的最高体现。而拜伦是英雄,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英雄,其实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
英雄和伟人是不同的。用在历史人物上,试试看,很灵的。嵇康是英雄,孔子是伟人。
木心先生的文字极有特点,特点即意味着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听木心神聊,大约少有不喜欢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5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20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回忆。”木心这样说。
当年的听课学生陈丹青后来整理出那5年那5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部如小说一般能叫人看得停不下来的文学史,像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读它的唯一痛苦大约是,讲的人兴高采烈,如数家珍,看的人难免心痒,想着要把提到的美妙作品统统找来读一读,那可是个浩大的工程。
与其说是“官场揭秘”,不如说是“官场百态图”
《国画》
王跃文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他知道有时候最大的法是看法。上司对你有看法了,你就完了。有本事你就马上换地方,别等着人家来修理你。
随着《大清相国》的再度热销,作家王跃文被更多读者认识。说起来,他涉猎历史小说并不多,刻画当代官场才是他的强项,这本《国画》正是他的代表作。
《国画》写得好,好就好在它的冷眼旁观。与其说这部小说是“官场揭秘”,不如说是“官场百态图”。在《国画》中,作者并没有特意搞什么噱头去揭秘,而是将一块老怀表冷静地、一点一点拆开,让你看其中的每一个零件,以及这些零件精巧的结构与组合。在“拆开”的过程中,作者常有一语道破天机的妙笔。
我们在笑,但我们不快乐
《娱乐至死》
[美]尼尔·波兹曼 著 章艳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上述摘录的是《娱乐至死》的精辟开场。这本书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由于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导致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本书写在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前,今天,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无疑把媒介的碎片化发挥到了新的极致,使这个时代加速娱乐化。
就像这本书开场所言,我们一直担心世界会变得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描述的那样;而现实世界呈现出的却是赫胥黎在 《美丽新世界》中所说的人们对娱乐欲望无尽。
赫胥黎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也正是“娱乐至死”最大的问题:我们在笑,但我们不快乐。
一个家庭,两条道路
《我的家庭回忆录》
钱理群 著
漓江出版社
政治家们、历史家们经常出于不同的目的与需要,在各个场合谈论 20世纪国共两党分分合合的历史;却很少有人去关注、理会这分分合合的历史对个人与家庭命运的影响,以及更为深远的心灵的影响。这其实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观念与历史叙述里的问题:在我们的历史视野里,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有历史伟人(大人物)而无普通人(小人物),有群体的政治而无个体的心灵世界。
这是一本家庭回忆录。钱理群是钱家最小的孩子,有4个哥哥和3个姐姐。父亲钱天鹤是农学家,父亲和三哥都参加了国民党,1949年去了台湾,后来父亲葬于台湾,三哥葬于美国旧金山。而四哥和二姐参加过学生运动,1949年前都参加了共产党。亲人们两种迥异的人生经历曾给钱理群造成很大困扰,他在14岁时就面临“与反动家庭划清界限”的问题,他曾经最恐惧的记忆就是“父亲的照片被儿子亲手烧掉”。
这又不单是一本家庭回忆录。在钱理群的回忆里,夹杂着许多历史分析,带有史学家的眼光,他提倡研究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
这本回忆录里,有深情,亦有深思。
刘慈欣之于科幻,如同金庸之于武侠
《三体》
刘慈欣 著
重庆出版社
那时候,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刘慈欣之于科幻,如同金庸之于武侠,他们都将类型小说写出了迥异于以往的恢弘格局。
2006年,《三体》在《科幻世界》杂志连载,即刻引起热烈反响;2010年,《三体Ⅲ:死神永生》上市,首次印刷十万本,甫一上市即销售一空,刘慈欣也成为第一个被好莱坞买下电影改编权的华文科幻作家。
有位科幻小说迷这样评价《三体》:“中国的科幻起步比较晚,客观地讲,与世界科幻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在看了《三体》之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水平拉到了世界科幻水平。”
老实写出关于跑步的事情,也等于是老实写出我这个人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日]村上春树 著 施小炜 译
南海出版社
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我现在认识到: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流动性的东西。
这本书是一个跑者的自白。
没读过它的人,大概不知道作家村上春树还是一位实打实的跑者——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他便开始长跑。此后近30年,他长跑不辍,甚至参加了日本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
近年来,国内各大马拉松赛事关注度渐高,申城的跑者不断增加。热爱跑步或耐力锻炼的人一定能懂,这本书谈的当然不光是跑步,正如村上在序言里说的,“老实写出关于跑步的事情,也等于是老实写出我这个人”。
他是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
《大唐李白·少年游》
张大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今人未必读李白而俱能道其姓字,称其才华,艳其格调,崇其声誉;不过,也可以多想想:李白是将干谒之作,普成布施,聊以抚慰那些盘桓于士大夫阶级边缘的人。
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寂寞,是菩萨行。
张大春可算是当代华语文学界无法忽略的重量级作家,莫言评价其为“台湾最有天分、最不驯,好玩得不得了的一位作家”;梁文道称之为小说家中“武器最齐备的侠客”。他的写作不同于时人的路数,创作姿态别有风骨,总能给读者带来无限惊喜。
在这本《大唐李白·少年游》中,作者穷尽正史、传奇、笔记乃至佛经、契券等种种文本,把李白当作一个引子,用他的一生行事牵引出许多历史事件,牵引出盛唐时代的斑斓世相。
顺便说一句,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亦是一本好玩的作品,可以称之为“新派武侠小说”,相信也是一本能让您读到“爱不释手”的书。
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张嘉佳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不喜欢,只能说明不是为你准备的。你可以不接受,这是一种自由。但不屑和抨击,只能说明你的无知和武断。
这本短篇小说集最初以“睡前故事”的名义在网上广为流传,总阅读量超过4亿,作者张嘉佳因此被誉为“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在网络爆红之后,至少有二十多家影视公司加入了天价抢夺影视改编权的战团。硝烟落定之后,这本书创下了单本书签约影视最多的记录。
有人说,他像是小说界的周星驰,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里都是调侃,笑过之后,却让人无法入睡。在“致青春”的时代里,他让人们看到了此时此刻的自己。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