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正值节前客运高峰的丽泽长途客运站售票大厅人头攒动。
“山东临沂?没票了,最早一班明天早上7点50分。”跟着长长的队伍排了半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挪到窗口,售票人员给李媛兜头一盆凉水。她在崇文门附近的一家餐馆做服务员,上午刚放假就急着赶过来买票。“之前想着,一天好几班车呢,应该能买到票。这下走不了了,还得回宿舍住一晚。”拖起沉重的箱子,李媛无奈地走出售票厅。
春运期间,机票、火车票网上热卖,却很少有人想到上网购买长途大巴车票。实际上,北京从2004年就开始尝试推行各大客运站联网售票,并推出网上预订服务,但时至今日,大部分旅客还是跟李媛一样,对网上预订长途大巴车票一无所知,网上订票的乘客不足一成。这背后到底原因何在?本报记者昨日前往多家长途客运站进行了探访。
旅客习惯随买随走
昨天,从14时06分到14时37分,八王坟长途客运站敞开的售票窗口向31人卖了票,但车站内两台空落落的取票机前,只迎来了一位中年女士前来取网上订购的票。这位中年女士将身份证放在取票机的扫描位置,不到两秒钟就出了票。“20多天前我就订了。其实好多人不知道,上网订比到站里买方便。”
这张长途车票的样式更有点像公园门票,而不是地铁或火车票那种卡式的。这位女士说,自己用支付宝在网上付了费,没出票时还可以从网上退,比直接到车站买票还方便。“我最近3年都是这么买的票。”她说。
但多数旅客还是习惯于随买随走的传统购票方式。“每次都是到车站现买,基本上都有票。”肩上扛着大编织袋的林祥告诉记者,也就是除夕前两三天票紧一点,所以特意来早点儿,人多没准就加车了。
“知道可以网上买票,太麻烦。”正在排队购票的权先生说,不知道是自己手机功能弱还是购票网站程序不灵,试了几回都没成功就放弃了。记者随后尝试以手机登录“北京省际客运信息网”,随机选择北京到沈阳的车票,输入汉字“沈阳”二字显示输入不成功,只能输入“sy”后,系统自动跳出选择项再勾选沈阳才行,验证码也不太清楚,车票选择还不支持购买当日车票。
一位长途客运从业人员分析,北京长途大巴的旅客群体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对网上支付的接受度比较低,虽然网上预订大巴票并不加收费用,但他们还是习惯于到固定长途车站买票乘车。
近半长途班次拒绝网售
查询目前北京惟一联网销售长途客运车票的北京省际客运信息网,六里桥、赵公口、木樨园、丽泽、莲花池、北郊、四惠、机场站、永定门站的省级班线都能联网预售,但八王坟车站的车票信息缺失。记者了解到,这家客运站独立建设了自己的购票网站,没有加入联网售票系统。在八王坟长途客运站自建网站上,甚至连其他长途客运站的友情链接都没有。
但是,记者随机查询南京、温州、武汉、邯郸、黄骅等多条客运班线,发现在网上能预订的班线只占到一半左右。
“还是到现场车次选择比较丰富,排队也不是很可怕。”有过网上预订经验的小刘表示。据他观察,越是发车时间好的班线,越不可能在网上卖,可能知道不愁销路吧。
甚至去同一城市的线路,也是有的票能网上预订,有的不能。以1月29日北京去包头车票为例,从木樨园、六里桥、四惠等车站出发的6趟长途班车,只有17时40分那趟能网上预订,其他车次的备注信息都标示,只能在客运站购买。
网上订票比例不足一成
对于打算坐长途车回山西大同老家的李先生来说,在网上提前订车票主要是为了省时省力。昨日14时,他在六里桥客运主枢纽一层大厅的几个售票窗口找了一圈,才在服务台找到了一个并不起眼的提示“取票在二楼服务台”,然后提着两个大箱行李气喘吁吁地爬楼梯上了二楼。二楼服务台在哪呢?跟一楼服务台来了个大对角,一东一西,李先生拉着箱子走了近百米,终于在二楼东头的入口处找到了取票服务台。
眼前的取票队伍已经排了5位旅客,与普通售票窗口的人数相当,取票乘客都是一个动作:一手提着行李,一手翻着手机,找到自己订票时拍摄或截图的取票单号。轮到李先生取票时,随着打印机清脆的打印、出票声音,他从枢纽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微微发热的车票,加上对方审验身份证的时间,总共不超过半分钟。
虽然已能够通过网上订票,但各客运站宣传并不充分,半数车站并未专门开辟取票窗口,网上订票后到车站取票也只能跟着买票人一起排大队,并不节省时间。
根据记者在多家客运站的现场观察,网上订票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这也与六里桥、赵公口等大型客运站向记者给出的估算数据一致。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长途客运经营过于分散,没有实力强劲的公司,对网上营销的推广有心无力。”某客运站相关负责人透露,虽然网上预售车票不向旅客收取费用,但经营班线的公司需要向销售平台支付大约1%至2%的代售费用,这对于利润微薄的长途运输公司有些难以接受,所以才有大批班线车票不愿意上网预售的现状。
本报记者 涂露芳 耿诺 杨汛
刘宇鑫 陈博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