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靓菜门前栽 为何不平卖?

2014年01月28日07:08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靓菜门前栽 为何不平卖?

大年廿七,汕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堆放的蔬菜。

  粤东西北地区种菜农户减少 蔬菜基地产品多数外销

  本地市场蔬菜靠外地菜调节 物流和中间商拉高菜价

  近日,本报选取广东六市解读物价走势,发现分布在粤东西北的韶关、湛江、汕头与珠三角的城市佛山、深圳、珠海相比,蔬菜的价格并不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春节临近,记者再次深入粤东西北三市采访发现,粤东西北种植的优质蔬菜大都优先供应珠三角等外地,本地菜市场上的外地菜并不比本地菜少,而供应本地的蔬菜由于中间商的利润高反而并不比外地菜便宜——家门口种的菜,要么吃不到,要么不便宜。

  文:记者卜瑜、关家玉、陈正新

  图:记者陈正新

  菜农说

  利润集中在采购 自己卖价格也不低

  “他们在中间赚的差价太高了。我宁愿花时间自己卖,也不愿意低价卖给菜贩子。”

  乳源瑶族自治县是粤北韶关市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冬日的瑶乡日夜温差明显令当地蔬菜清爽鲜甜,十分热销。

  上午9时许,位于乳源县城区中心的乳源菜市场人头攒动。侯公渡镇的农户老江来得有点晚,挑着满满两担的蔬菜被挤到了马路边不显眼的角落里。自从种完上造水稻后,老江便将家里的1.5亩地改种了蔬菜。“还是种菜收入高一点。”

  从去年8月起,老江改种了菜心、芥兰等本地较受欢迎的品种。村里的乡亲们和老江相类似,每逢秋冬季种菜的人明显增多。“春夏两季雨水多,连下几天雨,蔬菜全都烂在地里了。而秋冬两季雨水少,叶菜可以顺利地上市。”

  他算了一笔账,在种这种菜的约半年时间里,1亩菜地需要化肥约450元,农药200元,再加上人工、种子、育苗成本,每斤蔬菜的成本平均下来约在1元左右。“我们种的都是本地人最喜欢吃的品种,一个人就伺候这一亩多地,种的菜能不好吗?再加上本地被霜打过的菜特别好吃,很多外地人专门开车来买,他们可不介意菜价高个一两元。”

  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家的菜统一卖给菜贩子?“他们在中间赚的差价太高了。”他指着脚边的蔬菜说:“白菜心市场上零售2元一斤,菜贩子收购1元一斤;西兰花零售2.5元一斤,菜贩子收购1.5一斤。我一亩地半年种出2000斤菜,就要损失2000元。我宁愿自己卖,也不愿低价卖给菜贩子。”

  这种情况,在汕头周边的农村也找得到印证,但菜农自己去卖菜也是有困扰的。在距离汕头市区几十里外的饶平菜农老黄,把村里几亩菜地盘了下来,采摘完蔬菜就用三轮车拉去卖。“一来一去几十块油钱就没有了,也赚不到钱。”

  档主说

  中间环节利润高 我们有很多苦水

  “我们其实赚不了多少钱,菜是从农贸市场批发的,中间商定价高我们也没办法。”

  在汕头跃进市场,门口小菜贩的菜摊很多人光顾,而市场内的卖菜档口显得有点冷清。摊主阿刘称,自己的菜之所以价格比外面摊位高,一来是因为市场固定摊位收费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批发的中间商定价高。

  “菜心市场价涨到5.50~6.00元一斤;韭菜涨到4.50元左右。但我们从菜贩手中批发菜心时,价格已是4元一斤,韭菜为3.50元一斤。”在湛江赤坎北桥市场做了六七年蔬菜生意的何女士说。而湛江市城郊黄略村的菜农王先生也表示赞同,“比如生菜我们给中间商是0.5~0.6元一斤,中间商分销给菜贩则是1.8元一斤,市场卖出价是2.5~3.00元一斤。”

  据湛江市农业局人员介绍,湛江的瓜类供应主要来自海南;菜价贵主要原因之一是海南去年连续遭台风袭击蔬菜产量大减。

  在赤坎北桥市场外的北桥桥头,每天凌晨从2时多至6时前,不少中间商即骑三轮车或开农用车等载着大批蔬菜,从麻章、遂溪、黄略等乡镇运到此分销。老王做蔬菜批发生意已有4年多,他告诉记者,月赚四五千元。

  有种植基地说:

  本地菜优先卖外地 市场里外地菜占半

  现在农村里种菜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不少人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组成了生产基地,把种出的菜都卖去了珠三角。

  本地市场供不应求,所以市场上还要调运外地菜来调节。

  根据汕头市农业局的一份资料显示,汕头市蔬菜年播种面积66.33万亩、总产量151.02万吨。但规模化种植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规模化种植基地供应的“外向性”还是相当明显的。在汕头潮阳的广东最大的萝卜种植基地——集泰种养基地,主要种植胡萝卜、萝卜、马铃薯、瓜类等蔬菜,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产蔬菜6万吨。这个种植基地的蔬菜也主要供应广州等地的市场。

  在汕头市跃进菜市场,记者统计了一下市场里大概有六成的本地菜。这个比例较有代表性,在韶关、湛江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在乳源县城市场经营蔬菜多年的经销商余先生说,该市场的蔬菜经营户的蔬菜来源是本地菜、外地菜各占一半。“本地菜有些人是挨家挨户去收购来的,有些人是批发来的,外地菜大部分都是从蔬菜市场上批发来的,最后到市场上的价格都差不多。都是2元,在乳源和外地分别买一把相同的蔬菜,可能分量相同,但质量可能不同。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来乳源玩,回去都要带青菜回去的原因。”

  “现在农村里种菜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是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把种出的菜卖到珠三角去了,本地市场上供不应求,所以市场上还要调运外地菜来调节。”

  “韶关的菜价和深圳持平不稀奇,你不能把本地优质菜和外地的大棚蔬菜比。”“冬天乳源昼夜温差较大,这样种出来的菜口感好。此外,种植的都是最适合本地条件、最适合市场需要的品种。”韶关一家蔬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说,他们在当地租了700亩农田,种植了菜心、芥兰等多种蔬菜。该基地生产的蔬菜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和香港高端超市,并不供应本地市场。

  据介绍,这个种植基地生产的蔬菜每斤在市场上可卖到10元左右,远贵于外地菜。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