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从马王堆到马王街:一场美丽的误会

2014年01月24日01:08    来源:长沙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马王堆到马王街:一场美丽的误会

  文/任大猛 实习生 刘彧

  一、马王堆难道是南楚王马殷的坟墓?

  上世纪70年代初,长沙东北城郊五里牌外的马王堆挖出了一具古代女尸。

  从马王堆军区医院挖防空洞发现古墓,到1972年1月16日正式发掘古墓,到当年4月28日一号汉墓发掘结束,甚至直到后来公布考古结果,这期间,有关马王堆的令人兴奋的谣言和传说,散播了整个长沙城,直到“文革”结束,种种谣传才烟消云散。

  最开始的谣言,是人们在议论马王堆古墓的年代。

  因为“马王”两个字,一些人立马想到,这可能是唐宋之间五代十国马楚王朝的古墓,同时在清代编撰的《湖南通志》、《善化县志》、《湖南全省掌故备考》等书中,均记载:“五代楚王马殷之墓,在省城东北”。此时,很多人相信,所谓马王堆的得名,就因为这个墓与湖南历史上唯一一个割据王朝马楚王朝相关。

  但令兴奋的人们大跌眼镜的是,已经挖掘出来的古墓及出土的文物,证实这是一座汉墓,与“马王”一点关系也没有。

  此时,一些人觉得马王堆,或许只是马鞍堆讹音而致。因为马王堆的山丘远观确实就像一个驮着马鞍的马背。

  当马王堆女尸出土后,长沙城内再次谣言满天,人们谣传这具女尸原是逃出皇宫的宫女彩娥,她与一位樵夫结了婚,很多年后,找到已成为皇帝的儿子,最后彩娥与樵夫在远离京城的长沙幸福度过了晚年,死后隆重地安葬在长沙城郊东北,当年,人们在传播谣言时把郭沫若等当代人物全部扯进了传说中,一时满城风雨。成为了不被史书记载的民间重大事件。

  另外,值得额外多写一笔的是,马王堆汉墓在后来的发掘中出现了《马阵图》与《相马经》两类与马相关的重要文物。

  二、马王街难道有祭祀马殷的祠庙?

  无巧不成书的是,在长沙满城传播马王堆就是马王爷的坟墓的同时,当时的长沙人马上敏感地想到在省人民医院旁有一条很热闹的街道叫马王街,马王街过去有一座马王庙,在晚清民初,马王庙即改建成了鼎鼎有名的修业小学。

  很自然地,人们马上想到马王街的修业小学所在马王庙,与马王堆一定相关。马王庙祭祀的就是五代马楚王朝的开国之君马殷。而民国报人李抱一在1924年发表于长沙《大公报》上的《省城地名今释》也有马王庙祭祀马殷的记载。

  不过,当马王堆汉墓的热潮降温,长沙城内的谣言消散之后,人们开始冷静地通过史料来探究马王街马王庙到底祭的是什么神?根据乾隆《长沙府志》等清代地方史志的记载,人们发现“在稻田前”的马王庙,是一座明清时期,才有的庙,所祀的神是“长着三只眼四条手臂”的马王爷,即马神的神庙,全称名叫“水草马明王”的道教祠庙。马神不但长沙城内有,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城山西平遥、贵州镇远等仍保存着马王庙或马神庙,所祭祀的马神与五代时在湖南建立马楚王朝的马殷却是没有可能发生一点儿瓜葛。

  之所以在马王街会出现马王庙,一切只因为在古代长沙,东南城隅天心阁一带是长沙的军事重点,重要军事机关以及神庙,就多半设置在天心阁附近了。而战马,在古代战争中极其重要,它在战场上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装甲车。

  虽然马王街与马殷无关,但五代时期的马楚王朝,据说还是在长沙遗留下了一些与“马”相关的地名的。如,通泰街南面新风街玉皇殿左侧有条小巷,叫马王塘,据记载,从前这里有口大塘,相传是五代马氏的流杯池,并建有流杯亭,宋人徐兰皋《流杯池》诗写道:“楚王宫阙马王宫,惟有江山带旧风。属玉不知兴废事,双双飞入藕花丛。”此外,杜甫江阁附近马楚王朝曾经筑有碧湘宫,在长沙城北马氏王朝筑有会春园,后来改名开福寺。至于文昭园、九龙殿等相传在小西门附近,但没有留下地名。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