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图②
图③
文坛墨迹
□彦火(香港)
前些日子,读到董桥在专栏文章中特别提及才女作家赵清阁。写赵清阁不是一桩容易的事,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人生和感情的不凡与多彩;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创作范围的广泛和丰富。
壹】
年轻的报刊丛书女主编
赵清阁(1914─1999)是河南信阳人,在上世纪30年代从事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和广泛,主编过多种杂志,影响颇大。1936年,只有二十二岁的她已任上海女子书店总编辑,主编《妇女文化》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又赴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抗敌救亡协会,并为华中图书公司主编《弹花》文艺月刊,宣传抗日。后来,她还曾先后主编过《弹花文艺丛书》、《中西文艺丛书》、上海《神州日报》副刊等书报刊物。
赵清阁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她对小说、戏剧、电影等多有贡献。她一生写了二十多部戏剧和电影剧本,六七部中、长篇小说,出版过三个短篇小说集,此外,尚有散文和文艺理论作品等,凡二百余万字。
赵清阁幼年对文学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的文学启蒙老师,是小学时代的老师宋若玉(蒋光慈夫人),还有一位姓孙的国文老师。在大约九岁时,赵清阁进了信阳女师附小,插班到三年级,到高小五年级时,一位姓孙的国文老师对她的成绩很满意,就让她主编级刊墙报。她的作文经常被选用,这就刺激了同学之间的竞赛。级刊变成了竞赛的园地,十分活泼有趣。当时他们的音乐、体育老师就是宋若玉,她发现赵清阁喜爱文学,于是常常为其讲解新文学知识,介绍阅读“五四”以来的新书和杂志,使赵清阁逐渐奠定了文艺的兴趣和志愿。
贰】
自幼失亲 青春出走 孤苦终生
赵清阁五岁的时候,出身书香门第的母亲便早逝了,这成为她内心永远的痛处。我曾为赵清阁在香港编过一本《沧海泛忆》,收入香港三联书店的《回忆与随想文丛》。这本书的第一篇,就是写她母亲的。文章记叙了一个有关忆念母亲的辛酸噩梦,在文末,赵清阁写道:“梦醒了,一切依旧;我依旧没有母亲,依旧孤独……”此后,赵清阁在创作与感情方面,都是孤身上路的。
1929年赵清阁初中快要毕业,因偷听到父亲与继母谈及要她嫁给“旗杆”(指有功名的人家),萌生了出走的决心。这一年的严冬,十五岁的赵清阁告别支持她出走的祖母,只身跑到开封,从此开始她颠簸而勇敢的独立生活。
由于赵清阁从小受到喜欢绘画的母亲影响,虽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她竟然考进了河南艺术高中。这间学校的校长焦端初是上海美专毕业的,也喜欢文学,便经常给赵清阁以帮助和支持。
两年后,赵清阁高中毕业,进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她主编了《新河南报》的文艺周刊和《民国日报》的妇女周刊,并给《河南民报》和上海《女子月刊》写稿,时常对贫富悬殊、妇女解放、穷孩子受教育等问题发表新颖的见解,受到当政者警告,1933年不得不逃亡上海,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插班,跟随倪贻德教授学习西洋画。她后来担任上海一电影公司出版的《明星日报》编辑,认识了剧作家左明、洪深等“天一”公司导演,对她日后的电影戏剧创作的影响极大。
叁】
一肚子怨气倾泻到笔墨间
赵清阁在一封信中这样回答我有关创作的询问:
我第一次正式在报刊发表的作品是一首诗,题目已忘了,内容大约是反家庭封建压迫的。发表在1929年或1930年的《河南民报》的副刊上。
我的诗发表后,我发现投稿还是一条通向经济自立的路。于是我以后便向各报投稿,我什么都写,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我把一肚子怨气都倾泻到笔墨间,我不仅抨击自己的封建家庭,也批评揭露亲友的家庭。我激怒了父亲,也得罪了亲友,但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是不知天高地厚,不受礼教束缚的。
我与赵清阁相交于上世纪80年代始初,先是笔墨之交,后来我还特地跑到上海去拜访她。
年逾花甲的她,打扮素雅。齐刷刷的短发,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流行的发型,深色装束,难掩一份高贵而端庄的气质。
一个斗方的居室,布置得一尘不染,整洁井然。墙上挂的都是大家早年送她的画,作者有徐悲鸿、傅抱石……还有一帧是国画肖像,我忘了是出自哪一位名画家的手笔。画中人不知是否赵清阁,穿着的是民国初年的对襟服装,梳髻,衬着窈窕的身段。
肆】
初尝剧本创作 想把模特生活搬上银幕
早年我曾探询过赵清阁关于电影和戏剧创作的情况。她在回信中写道:
1936年我曾试写过一个电影剧本《模特儿》,取材自美术学校模特儿的悲惨生活。发表以后,我的老师倪贻德看到了(他是美专教授、‘创造社’的作家),记得他笑着摇摇头说:‘这题材在中国没有人敢拍成电影。刘海粟(美专校长)当初首倡画真人模特儿时,被封建权势斥为叛逆。如果今天把模特儿搬上银幕,虽然时代变了,恐怕也还难免物议。’给他这么一说,我就不再考虑拍摄的问题了。但我总算尝试了电影剧本的创作。到了抗日战争的时候,我的兴趣转到话剧创作,当时我写了不少宣传爱国思想、反帝斗争的话剧本。
赵清阁曾告诉我,她的作品有:1947年为“大同”编的《几番风雨》(1948年10月投入摄制,1946年,上海大东书局)、《女杰》(多幕话剧,1940年,重庆华中图书公司)、《潇湘淑女》(多幕话剧,1944年,商务印书馆)、《此恨绵绵》(多幕话剧,1946年,上海正言出版社);以及根据小说《红楼梦》改编的多幕剧《冷月诗魂》、《鸳鸯剑》、《流水飞花》(1946年,上海名山书店)、《贾宝玉与林黛玉》(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近作《鬼域花殃》(又名《晴雯赞》),根据古典戏曲改编的《桃花扇》(1953年,上海杂志公司)。
此外,她还创作过根据古典戏曲《牡丹亭》改写的中篇《杜丽娘》(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至于电影剧本,有《几番风雨》(与洪琛合作,1948年,大同电影公司拍摄)、《自由天地》(1950年,大同电影公司拍摄)、《女儿春》(1951年,大同电影公司拍摄)、《向阳花开》(1961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凤还巢》(1963年,香港电影公司拍摄)和近作《粉墨青青》。
其实,在抗战时期的重庆,赵清阁和老舍曾经合写过三个话剧剧本:《虎啸》、《桃李春风》、《万世师表》。但也许因为人言可畏,她给我罗列话剧作品时,故意略去了。
可见,赵清阁在编剧方面的过人才气,比起老舍有过之而无不及。“文革”期间老舍自杀,赵清阁亦饱受批斗,所幸她秉性刚强,终于熬过漫漫的艰苦岁月。1982年她在一封给我的信中写道:“……其实一个作家是永远不会‘退休’的。相反,越是余年有限,越要争取时间多写点东西;唯其如此,生活才有意义。”
伍】
亲聆鲁迅教益 鼓励改写新诗
1935年春,赵清阁在左明陪同下,与鲁迅见面,并受到鲁迅的鼓励。鲁迅夫人许广平后来在回忆早年对赵清阁的印象时,认为她与萧红性格迥异,赵清阁缄默文静,学生气很浓;后者则是活泼的女青年。
鲁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年轻人和青年作家的偶像。虽然赵清阁只见过鲁迅一面,但亲聆教益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赵清阁在《从鲁迅想到许广平》一文中写道:
那是1934年的春天,我才二十岁,当时我还在上海美专学习,并在天一电影公司工作。因久仰鲁迅先生诲人不倦,便不揣冒昩写信给他,还寄去我发表了的小说、散文和旧体诗,一些幼稚的作品向他请教。我以为大文豪也许不会理睬一个无名小卒,不想没几天就接到他一纸短笺,约我去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内山书店见面。这真令人喜出望外!
鲁迅在与赵清阁的会晤中,对赵清阁谆谆教导,让她不要尽写旧体诗,希望她改写新诗,并指出:“写散文要富诗意,作新诗对写散文有帮助。散文无论抒情或叙事,都必须辞藻优美、精炼。然而更重要的是,诗与散文都应言志,不要空洞无物。”鲁迅还鼓励赵清阁好好学画。
其实,赵清阁与之交往的作家之中,和茅盾的友情最深厚。他们1937年相识,直到茅盾1981年病逝,其间44年的悠悠岁月,除去十年“文革”,茅盾与赵清阁都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一段漫长友谊,比起老舍来还久远。
1976年,茅盾八十大寿,赵清阁还绘制一帧山水小轴《秋江孤帆图》相送。赵清阁寄出后,恐防为好事之徒作为口实,曾要求茅盾裁去题词。茅盾则不以为然,给她回信道:“秋江孤帆图,甚有飘逸之意致,鄙意原题倘若裁去,则于全局有损,当珍藏之,不以示人也。”1981年3月23日,赵清阁接到茅盾病危电报,翌日赶赴京见他最后一面。也可见两人情谊深挚。
图片说明
① 赵清阁 1982年4月(王以德摄)
② 赵清阁1981年抄写的《从鲁迅想到许广平》手稿,收入《沧海泛忆》(香港三联版)。
③ 赵清阁1982年岁末寄给作者的贺年卡。内页的小国画,是赵清阁手绘后贴上去的。画面的左上角,写了“花好文茂”四个字。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