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承载澳门梦的新校园(港澳在线)

2013年11月07日03: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承载澳门梦的新校园(港澳在线)

澳门大学新校园。

  图片为澳大提供

澳门大学新校园鸟瞰。

  图片为澳大提供

澳门大学伍宜孙图书馆。

  本报记者 苏 宁摄

  “这是一个梦——一个澳门大学(简称澳大)的梦,也是所有澳门人的梦。它在今天变成了现实!”澳大第八任校长、也是澳大首次全球招聘的校长赵伟这样描述澳大新校区。

  是量的翻番,更是质的飞跃

  澳大的前身东亚大学,是澳门第一所大学。1986年,当时的澳葡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重组了东亚大学,更名“澳门大学”。

  澳大位于氹仔观音岩上的老校区,面积仅有0.05平方公里,21栋建筑物比肩摩踵,容纳近万名师生。赵伟介绍,因为空间紧张,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实验室放在学生宿舍里,“我管它叫‘炕大实验室’。”澳大的澳门学生平均每天到校1.6次,因为中午还会回去一次。澳大“有校无园”,学生没有完整的校园生活。

  因此,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与澳门一水之隔的横琴岛建设澳大新校区,全校师生无不欢欣鼓舞。今年7月,新校区正式交付使用。从澳大老校区驱车10多分钟,穿过全长1570米、投资20亿澳门元专为澳大建造的河底隧道,不需经过边检,就来到了新校区。

  新校园相当于老校区的20倍,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可谓中西合璧:水中央的图书馆和中央教学楼,蓝顶白墙,典型的岭南水乡风格;一条纵贯南北的校园大道,两侧的学院建筑,米黄外墙配斜坡屋顶、塔楼式的瞭望台,则透出南欧建筑风情。全校80多幢建筑物之间大多数由连廊连接,在闷热潮湿的岭南,既遮阳、挡雨,也方便师生互动交流。

  据赵伟介绍,澳大新校区将设工商管理、教育、法学、科技、社会科学、人文、健康科学、设计8所学院,比目前增加了两所;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科研基地及280多间实验室;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住宿式书院。赵伟还介绍,新校区的文体康乐设施将向澳门公众开放,澳大还将为在职人士开设实用进修课程。新校区不仅是澳大的新校园,也为澳门人打开了一扇文化教育之窗。

  住宿书院、荣誉学院,培养澳门所需人才

  澳大学生事务副校长程海东说,我们常听到大学生行动力不足、合作性不强、抗压力不大等责备之声,其实与专业无关,属于人格特质。澳大目前推行的专业、通识、研习、社群“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就是培育具有良好品质、行动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为此,澳大从2009年开始推行住宿书院试行计划,最初设立东亚、珍禧两所书院。新校区使用后,澳大将开办亚洲最大的书院群——8至12个书院,每个书院有450—500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与部分老师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娱乐,在互相激励与合作中学习、成长。

  住宿式书院与宿舍有什么不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并曾担任多间学院负责人的学术副校长何顺文认为,宿舍的教学与生活是分离的,除了给学生提供住宿,教育功能很少;书院则是高度整合的学术共同体。师生可以经常交流,书院及学生团体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成为一个互动关怀和进行非形式教育的理想园地。

  东亚书院院长姚伟彬教授,曾逐一与书院所有学生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感受。他认为书院和宿舍最大不同“就是要建立一个关爱学生和相互扶持的群体及文化”。珍禧书院院长华佐治教授曾是澳大利亚两间大学住宿式书院院长,他说书院最重要的是学生有归宿感,“学生在这里能收获一些课堂及其他团体学不到的东西。”

  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学生郭宇麒住在珍禧书院,他说:“大家的关系很紧密,有事可以直接敲开院长的门,向他请教。书院不会忽略任何一位同学,辅导员会鼓励内向害羞的同学参加书院活动。”软件工程系学生张超彦从大一开始就住进了东亚书院。他说,他本来还可以选择香港、台湾等地学校,但澳大新校区的前景打动了他。“我想要更多地感受大学生活,有机会与更多的人接触。”

  除了大力发展住宿式书院,澳大更把培养有领袖才能的学生,视为义不容辞的使命。2009年9月,澳门大学荣誉学院正式成立。荣誉学院的学生将获得更多训练机会:第一年,“自我发现”计划;第二年,“领袖能力发展和培训”;第三年,到海外一流大学学习半年……工商管理学院四年级学生罗俊英觉得,“进入荣誉学院确有自豪感,但更多的是责任。”母语为葡语的苏安婷2011年进入荣誉学院,她说,吸引她的是那份社会关怀——荣誉学院的愿景之一就是培育学生关心社区、奉献社会的精神。赵伟自信地表示,将来从这里诞生澳门的行政长官,不但有可能,而且应该做得到。

  终极目标:打造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的校园并不等于就是一流的大学。赵伟说,澳大的目标是打造一所百年大学,未来将善用新校园优质的硬件设施,积极筹设医学、信息及能源科学等多个研究中心,并发展一批前沿学科,吸纳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

  澳大新创设的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讲座教授葛伟认为,澳大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全有了。地利上,在大珠三角地区,广州是高校聚集区,香港有世界一流大学,只有左边基本空白,澳大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天时上,目前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至于人和,澳大内部上下一心,“没有理由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

  澳大近年积极加大全球招聘高素质教员、尤其是讲座教授的力度。目前已招聘了9位全球知名的讲座教授,皆属国际杰出学者和学术科研的领军人物。科研人员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是衡量科研成果、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今年3月,汤森路透集团公布期刊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研人员初选名单,澳门大学教授范息涛和李杨民都成功上榜。澳大还和澳门基金会于去年携手启动了“文学艺术家驻校计划”,邀请世界各地文学艺术界名家驻校,提升校园文化水准的同时,也丰富了澳门居民的文化生活。

  为澳门培养人才、培养精英、培养特首,这是赵伟的澳门梦,也是澳大的中国梦。今天,这个梦想终于有了一个起飞的地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