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谭家菜的奇绝之处

2013年11月01日15:16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谭家菜的奇绝之处

本期登场:《粤菜传奇》 广东科技出版社 粒粒香 著 扬眉 绘

  “吃透”一座两千多年的城市 6

  广东人把食材之鲜看得比天还大,由此催生了从1994年以来没有停过一秒钟的海鲜市场。本书诠释了粤菜之鲜与南中国生活方式,并展示了清代“十三行”黄金时代的饮宴,陈塘风月里的“打茶围”与“执寨厅”,小说里的“陶陶居相亲”……还挖出了广东两大美食世家:一个是坚守广东、缔造“太史菜”、开创几十年繁华食事的江家,代表人物是羊城首席美食家江孔殷(太史公);一个是创自广东然后北上、成为顶级官府菜、名满京师的谭家菜,代表人物是谭宗浚父子。

  谭家菜之所以成为顶级官府菜,是它具备了两大要素:一是创始人的传奇性,二是菜品的奇绝性。

  谭家菜精于燕、鲍、翅、参、肚,它的特点是用料精贵,甜咸适度,鲜滑软稔,容易消化,讲究原汁原味。谭家菜的第三代传人王炳和师傅有一句名言是:“谭家菜不会炒菜。”与其他地方风味的菜肴相比,谭家菜有个非同寻常的特点——只用烧、烩、焖、蒸、扒等,都是慢火细做的功夫菜,从来不会急火速成。谭家菜之所以从不爆炒,是回避剧烈,追求平和。它只用糖和盐,以甜提鲜,以咸提香,突出原汁原味,决不用胡椒、花椒和味精,这便是南甜北咸、互为提携的中庸之道。用王炳和的话说:“菜可以养人,任凭你原来的性格怎样,在你做菜的过程中,逐渐地就随着菜走了。”所以,入行久了,谭家菜的厨师性格都变得温柔敦厚,带点儒雅之气,这是被谭家菜“养”出来的。“谭家菜经过百多年熏陶,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菜系那样简单了。”

  看来,谭家菜有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基因。第四代传人刘忠师傅说:“关于菜系与性格这点真的很有关联。北京饭店其他菜系的师傅,如果经常做那种急火爆炒的,脾气也急躁得很呢。谭家菜不同,无论原来你脾气怎么急躁,几年十几年下来,性情就会变,变得庄重、沉稳。”

  吃过谭家菜的张大千评价:“谭家菜的红烧鲍脯、白切油鸡为中国美食中之极品。”

  公卿们评价:谭家菜最精绝的是燕翅席。

  谭家对食材无比挑剔。所用的鲍鱼都是来自广州的进口货,鲍脯发足后像一只小汤碗般大的,才能入选。据唐鲁孙当日打听,鲍鱼做法极不简单:用新的细羊肚毛巾,浸在原汁鸡汤里煮透待凉,然后摊开毛巾把发好的鲍鱼分只包裹起来,放入煲里用文火慢慢煨至刚刚收汁。鲍鱼入味,纤维柔软,几乎到了不用齿嚼的程度。

  谭家的鸡也极为讲究,选那种腿上有毛的走地鸡种,用特别饲料,包括酒糟、虫子,要养十六至十八个月,到抓起鸡摸到鸡胸颈间的“人”字骨软而富有弹性时,鸡才可吃。“人”字骨过软,鸡味不足;过硬则鸡肉发柴,只能吊汤不宜白切。

  鱼翅用的是吕宋黄整翅为主料。先用整鸡、整鸭、干贝、金华火腿熬成上汤,然后弃料留汤,用汤煨鱼翅文火6小时,至鱼翅糯滑,汁浓味醇。

  清汤燕菜,汤色浅黄,清澈见底,燕窝洁白,质地柔软。

  鱼翅、燕窝是谭家菜燕翅席里面的头两道大菜,是谭家菜里的双璧,出品之绝被行家誉为“食林至尊”。

  谭家菜即便做家常菜式也极为讲究。据唐鲁孙回忆:有一次他在谭家吃到一味浓焖鸭掌。这味菜的主料是鸭掌,谭家主人告诉他,鸭掌预早几个月就开始泡制:先把一批鸭掌鸡爪洗净,然后去膜,再放入高粱酒里泡足三个月,直至原来瘦骨嶙峋的鸡爪和鸭掌,被泡得圆润肥嫩,像一只只婴儿的手指。到烹制时,从酒里取出鸭掌,用白汤加点调味料红烧,吃时汁浓味正,酒香馥郁,满嘴胶质,满座啧啧称奇。大家想不到,在外省人眼里诸如鸡爪鸭掌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部位,广东人会来这招,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太有想象力了。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