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霍英东 口述 冷夏 执笔
凤凰出版社
6
不堪回首的打工生涯(1)
母亲刘氏从事煤炭驳运经营,赚取微薄的佣金,几年下来,倒也积攒了一些钱。于是,与别人合伙,购置了一艘名为“兴和”的小火轮,用于驳运货物。
日军进占香港以后,煤炭贸易不能如常进行,我家的收入也大受影响。不仅如此,我家的“兴和”小火轮还被日军强行征用了,生活又面临新的危机。
那时,我已经十八岁,是霍家唯一的男子汉。我不得不考虑:要尽快找一份工作,挑起家庭的重担。不久,我就到轮船上去做火夫。轮船是烧煤的,我负责铲煤烧火。铲煤烧火工,就是我的第一份职业。
每天从早到晚,我站在火炉口,用铁铲将原煤投进炉膛里,焗热难耐,又苦又累。晚上放工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倒下就呼呼入睡了。
铲煤烧火虽然苦不堪言,但我还是想干下去,因为这份工的薪金虽低,但也能帮补家里。谁知,老板对我的表现不甚满意,于是在裁员时就趁机把我给解雇了。
我听说太古船坞需要苦力,于是便托人介绍我到太古船坞干活。初进船坞,我干的是打铁工。别人用铁钳把铆钉钳住,我就抡起大铁锤往铆钉上打,稍不小心,就会打到别人手上。我知道自己干不来这种重活,所以识趣地自动离开太古船坞,另谋生计。
不久,日军公开征集大量劳工,扩建启德机场。经在机场做事的朋友介绍,我进了机场当苦力。在启德机场打工,每天工钱是七毫半。当时机场每天给每人配给六两米,但要从工钱中扣去两毫,所以每天工钱实得五毫半。机场在九龙半岛,我家住在港岛湾仔,从湾仔到九龙须坐轮渡过海,每趟一毫钱,来回两毫钱,那是怎么也省不得的开销。七毫半钱一日,扣掉粮钱和过海轮渡的钱,只得三毫半,但这三毫半钱其实也不够我乘坐来回家里和码头的巴士,所以我只好步行。
每天上午到机场,我会先拾些树枝生火,煮些稀粥填肚子,接着就出卖体力,丝毫不能偷懒懈怠,否则就得受日兵的枪托、皮鞭抽打之苦。中午吃饭时间,就随便买点松糕充饥。按照自己的饭量,我是要吃上七八块松糕的,但为了省钱,我每餐只是花一毫钱买两块松糕。到了傍晚时分,放工了,已经筋疲力尽,还得步行回家。
那时,早上上班精力还好些,晚上放工回家,就惨了。我步履蹒跚,几乎走不动。终于回到家里了,想好好吃一餐,但那时配给的口粮根本不足以糊口。因为严重缺乏营养,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孱弱不堪。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