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一滴西凤酒 半部华夏史

2013年10月24日07:00    来源:广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滴西凤酒 半部华夏史

  一杯西凤端在手,初闻时“溢香”、“闻香”入鼻,清雅诱人,如风乍起,吹皱心波,缓缓悠悠。饮后“口香”、“留香”俱增,渐渐达到感受之高峰,在口中流连忘返,经久不散,如同钱塘潮涌,又如黄河过峡,雄雄然,浩浩然,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愤凄惶,时而风拂灞柳,时而浪拍断崖。随后,口内香味渐渐散去,回味却从心头缓缓升起,令人心旷神怡,趣味无穷。

  据考证,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晚期,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一滴西凤酒,半部华夏史”,西凤酒历经每个朝代相传至今,使西凤酒拥有了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发展史,更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据《凤翔县.酒业志》记载:公元前20世纪,在雍州有田氏后裔甘氏开始酿造黄酒和白酒。医学名著《素问·汤醪醴液论》中载有皇帝与歧伯关于酿酒用于医疗的对话。周代移民自迁移到歧(山)雍(邑)之后,旧游牧转入农业生产,当时雍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超过了东方以农业为主的诸侯国,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为酿酒业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基础,以酒业为主的手工业作坊迅速兴起,开始制造原始古老的酿造酒——鬯(chàng)醴。凤翔县境内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大量的酒器酒具,如盛酒的樽、罍(léi),还有加热酒的爵以及饮酒用的觚、觯等,并有较精致的陶玉等酒具。大孟鼎铭文有“锡(赐)汝鬯一卤”的记载,并有“为酒为醴,蒸畀租妣”的周代诗文。

  1986年挖掘的凤翔“秦公一号”大墓中,也发现了春秋时代的不少酒器酒具。由以上史实可见,春秋时代,雍地的酿酒业已具雏形,秦人造酒、饮酒比较普遍,饮酒风俗也十分讲究。

  据《唐会要》载: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吏部侍郎裴行俭沿丝绸之路护送波斯之子俾路斯回国途中,行至今凤翔县城以西的亭子头附近,突然发现路旁蜂蝶坠地而卧,顿感奇怪,逐命驻地郡守查明缘由。当郡守沿途查询至柳林铺时,方知一家酿酒作坊刚从地下挖出一坛窖藏陈酿,醇香无比,原是此酒味随风飘荡至柳林镇东南五里处的亭子头,使这一带蜂蝶闻之皆醉不舞,纷纷卧地不起。郡守即向裴公禀报了实情,并将陈酒送与裴公。侍郎官闻到醇香的酒味,顿觉倦意全无,精神焕发,即兴吟诗一首:“送官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裴公回朝时,命郡守将此酒运回长安,献给文宗皇帝,受到文宗皇帝的赞赏。自此以后,柳林酒以“甘泉佳酿,青洌醇馥”的盛名被列为贡品。酒品远销中原,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域诸郡。

  宋代的西凤酒称“凤翔橐(tuó)泉酒”,明清时的西凤酒称“凤翔烧酒”,明万历年间,凤翔有酒坊88家,成为中国名酒之乡,不同的烧坊或以“凤翔特产”或以“凤翔烧酒”传名。清末民初,凤翔烧酒逐渐走出国门,1910年,西凤酒以中国名产代表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赛会,获得银质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西凤酒获得金质奖。

  相关链接

  凤香经典:

  战略核心产品惊艳亮相

  2011年10月12日,西凤集团的战略核心产品——“凤香经典西凤酒”首次亮相中国糖酒食品博览会暨国际糖酒商品交易会。开幕当天,一场以“新形象·新里程·新跨越”为主题的西凤酒核心产品·凤香经典上市发布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郑州市政府、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行业内的专家、高管,以及各大投资机构、西凤酒主流经销商和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等近千人聚集郑州,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战略核心产品的确立,结束了西凤酒产品线以前的“百凤争鸣”时期,迎来了新的“百鸟朝凤”时代。曾经的西凤酒产品线,有上百款产品之多,缺乏核心产品,采取自由竞争的粗放型管理,在品牌资源、品牌形象和品牌力的竞争上,与其它三家中国名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差距较远。通过这次产品线的整合,确立了企业的核心产品,重新聚集了西凤品牌的竞争优势,明确了品牌战略以及产品线管理和调控的方向。

  核心战略产品的确立,为西凤酒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抓手”,为企业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为市场明确了奋斗目标,找到了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