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客图
明代文官三品补子
郎世宁《孔雀开屏图》
孔雀纹饰图案
石雕孔雀图
挂山水画讲究多,扫描二维码阅读。
中国传统吉祥物·孔雀·雄鸡
孔雀翎羽光彩艳丽,仪态优雅,被人们视为文明之鸟,有“文禽”的美誉。古人还根据孔雀的生活习性,总结出孔雀的“九德”,使孔雀进一步登上大雅之堂。明清官服“补子”纹样中,文官三品为孔雀图。此外,孔雀花翎也成为官阶、权势的象征。
孔雀因能开屏而闻名于世,传说“孔雀开屏有时”,不会乱开,因而被视为祥瑞之兆。以“孔雀开屏”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寓意吉祥、太平。
文/图 钟葵
美丽的孔雀是鸡形目雉科鸟类。它自古以来便被人类视为珍禽异鸟,其艳丽夺目的尾屏更是备受青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雀是吉祥、高贵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祥瑞之兆。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孔雀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美丽、最爱自由与和平的吉祥鸟、幸福鸟。在古希腊神话中,孔雀象征赫拉女神。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它是传说中凤凰的化身,象征阴阳结合及女性阴柔之美。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被称为“鸟中皇后”,其羽毛颜色有七种,分别为紫铜色、绿色、紫色、蓝色、红色、黄色、褐色。分布在我国云南南部,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的斯里兰卡。
孔雀丹口玄目细颈隆背
对孔雀的形象,古籍《异物志》等早有记载,其中《花镜》的描述较为详细:“孔雀一名越鸟,文禽也……丹口玄目,细颈隆背,头戴三毛,长有寸许,数十群飞,游栖于冈陵之上……雌者尾短无翡翠,雄者五年尾便可长三尺,自背至尾末,有圆纹五色金翠,相绕如钱。”
古人之所以称孔雀为“文禽”,是因为它不仅翎羽光彩艳丽,而且其生活习性有“九德”。九德,按《逸周书·常训》的说法,是“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孔雀的九德是: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不淫;九、知反复。《太平经》称孔雀与雁的仪态,可以作为模范,因其“行则有仪,飞则有次,动不失法”。《太平御览》引用《南越志》称:“孔雀为鸟,不必匹合,止以音影相接便有孕。”是说孔雀不需交配就能繁殖产卵,以表明孔雀多么纯洁。当然,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际。
清贵族大臣戴孔雀花翎
如此艳丽德高的孔雀,自然被人们视为文雅之鸟、文明之鸟,并成为高级文官的标志。明清官服“补子”纹样中,文官三品为孔雀。孔雀花翎也成为官阶,权势的象征。清代官员以孔雀花翎为冠饰,有三眼、双眼、单眼之分。清初只赏给受朝廷特恩的贵族大臣,后来赏戴甚滥,但仍然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用孔雀花翎。
近代吉祥图案中有在珊瑚瓶中插孔雀花翎的纹样,名为“翎顶辉煌”或“红顶花翎”,常见于绘画、刺绣、文具、什器等,寓意祝愿官运亨通、加官晋爵。
“文禽”孔雀还是古代吉祥图——“五客图”的成员之一。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有关于文人李昉叫人写“五客图”的记载:“李文正公于私第之后园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后命人写以为图: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鹦鹉曰陇客,白鹇曰闲客,鹭鸶曰雪客。各有诗篇题于图上,好事者传写之。”后世常用“五客图”作为窗花、扇面、屏风、玉雕的纹饰,传统绘画也常“五客图”为题材,用来象征雅客云集、高朋满座。
清代吉祥图案中又有“位列三台”,是鹤、雉和孔雀在一起的图案,其中鹤象征协台、雉象征道台、孔雀象征府台。
说起孔雀的吉祥含义,不能不提“孔雀开屏”。孔雀因能开屏而闻名于世,人见人爱。雄孔雀的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着紫铜色光泽,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艳丽异常,这就是所谓孔雀开屏。古代因传说“孔雀开屏有时”,即孔雀开屏有特定时间,不会乱开,因而被视为祥瑞之兆。我国传统音乐、绘画都有以“孔雀开屏”为主题的作品,通过绘其声色,寓意吉祥太平。如果你到动物园观赏动物时,能看到孔雀开屏,说不定不久就会交上好运。
其实,孔雀开屏一是为了求偶,二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绿、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眼状斑”便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进攻了。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古人认为孔雀有辟邪作用,喜欢养孔雀。
李渊射雀屏成就美满姻缘
《太平御览》引述《岭南异物志》说:“交趾人多养孔雀,或遗人以充口腹,或杀之以为脯腊……采其金翠毛装为扇拂,或全株截其尾以为方物,云生取则金翠之色不减耳。”用孔雀翎羽做成的扇子称孔雀扇。古人认为孔雀扇既有扇风作用,又有驱邪功效。找不到孔雀蓄养的人家,也想办法用孔雀花翎装饰于屋内,以期起到辟邪的作用。另外,孔雀羽毛彩纹与金钱豹一样,有如古钱形状,又平添了一层吉祥含义。
传统家具中有“孔雀屏”,人们在门屏上彩绘孔雀,因而得名。因唐高祖求婚时的一个故事,孔雀便成了婚姻吉祥物。据《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年轻时,才貌不凡,其父母欲得贤婿,便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让求婚者朝门屏射两箭,看谁能射中孔雀之目,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但不明言要求射哪里,全看天意。随后求婚者云集,但几十个求婚者没有一个射中孔雀之目,轮到李渊射时才两箭各中一目,终于成就了一桩美满姻缘,被传为美谈。后来人们常以“雀屏”比喻择婿。民间新婚洞房常有孔雀装饰图案,喜联有“屏中金孔雀,枕上玉鸳鸯”之句。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