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工业先导范旭东(“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6) )

2013年10月18日04: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工业先导范旭东(“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6) )

1929年范旭东、侯德榜、李烛尘等人在永利碱厂厂区合影

1914年范旭东等人创办的久大精盐厂

  他是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他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他就是“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海外求学被嘲弄

  民族自尊成动力

  1883年,范旭东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他幼年丧父,生活十分贫困。在兄长帮助下,范旭东于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留学期间,一个日本校长对他说:“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此言深深刺激了年轻范旭东的神经,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范旭东留校担任专科助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后来,被派赴西欧考察英、法、德、比等国的制盐及制碱工业。在考察用苏尔维法制碱工厂时,他多次碰壁,不准进入现场。在英国卜内门碱厂参观时,傲慢的主人嘲弄地说,你们看不懂制碱工艺,还是看锅炉房就好了。这段经历对范旭东触动很深,个人开创事业的激情加上民族自尊,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强大动力,并使他拥有了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

  建国内首座精盐厂

  摘掉“食土民族”帽子

  那时,中国人虽然守着丰富的海洋资源,食用的盐却仍是土法制作的粗盐,效率低,纯度低且含有很多有害物质。西方发达国家当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做饲料;而在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实际上,制作精盐并不难,成本也不高,只是中国当时缺少这方面的化工人才,精盐市场长期被英商和日商垄断。

  1914年,31岁的范旭东独自一人到了天津塘沽。这里的海滩边盐坨遍地,如冰雪一般,无边无际。目睹此景,他有点激动。日后他对伙伴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还没有雄心,未免太没有志气了。”

  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用5万元股本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他在塘沽的渔村开始研制精盐,很快令纯度达到90%以上,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它品质洁净、均匀、卫生,品种主要有粒盐、粉盐和砖盐等,传统制盐方法生产出来的粗盐根本不能与之相比。范旭东亲笔设计了一个五角形的商标,起名“海王星”。久大精盐问世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业务发展极快,各地经销分店只做批发,不做零售,随运随销,获利可观。范旭东因此成为民族工商业界崭露头角的人物,也为以后创办永利碱厂奠定了基础。

  办亚洲首座纯碱厂

  成工业进步的象征

  上世纪初,国人最常见的装束是粗布长袍,色彩单调,并且不耐磨。印染的布料是一种奢侈品,因为印染需要用碱,而碱十分昂贵。在制碱业,以氯化钠与石灰石为原料的“苏尔维法”是最先进的技术,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专利垄断,对外绝不公开。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卜内门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布业工厂陷于停顿。范旭东决意雪耻制碱,一群跟他意气相投的青年科学家围拢在他的周围,其中有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这是企业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团队。1918年,永利制碱公司在塘沽成立。工厂筹备过程中,垄断制碱技术的几大国际公司严格保密,几乎无法采购到成套的机器设备,一切都需重新设计、钻研自制。在经历长达8年之久的磨难后,1926年6月29日,永利终于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全厂欢腾。范旭东给产品取名永利纯碱,以区别于“洋碱”。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永利纯碱荣膺大会金质奖章,被赞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从1927年到1937年,永利的纯碱年产量翻了三番多,远销日本、印度、东南亚一带。在天津,永利碱厂、南开大学和《大公报》被合称为“天津三宝”,分别代表了那一时代工业、大学和新闻业的最高水准。永利碱厂的主体厂房南北高楼耸入云天,碳化厂房高32米,共有8层,蒸吸厂房高47米,达11层,当时不但是华北第一高楼,更是塘沽乃至整个天津的标志性建筑。

  自办硫酸工业

  支持军队抗日

  盐、碱企业的创办成功,让范旭东深知我国化工要有快的发展,“酸”这一基本工业定要自立,且由于“硫酸厂平时可为民用,如国家遭受侵略,立可转为军用,因此绝不能让外国人染指”。鉴于此,范旭东于1929年正式向国民政府提出承办硫酸铵厂,并做积极准备。20世纪30年代,范旭东创设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硫酸铵厂,其“红三角”牌化肥可与美国杜邦公司产品媲美,打破了英、德垄断中国市场之局面,被誉为“远东第一”。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需要,范旭东组织硫酸铵厂员工赶制军需原料硝酸,以供火药。其间,日军多次威逼范旭东,范断然拒绝,凛然陈词:“宁举丧,不受奠仪!”见利诱不成,日军分三次轰炸铵厂,导致厂区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

  范旭东的科学救国之心十分炽热,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如其没有一班人,肯沉下心来:不趁热,不惮烦,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中国决产不出新的生命来。”他除事业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溘然长逝,终年62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前进”。范旭东逝世后,正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范旭东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工业的振兴,殚精竭虑,催生出中国的化工产业。“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说的正是像他这样的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