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深圳中年人热捧罗大佑

2013年10月16日08:28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深圳中年人热捧罗大佑

  罗大佑,一个在华语乐坛最为辉煌的名字之一,他用旋律和歌词,呼喊着青春与理想,饱含着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在将近40年的创作历程里,无数时代精英、知识分子和音乐创作者受到过他的感染与启示。10月12日,罗大佑在保利剧院的一场个人演唱会再次震动鹏城,1500余人的剧院座无虚席,甚至舞台前的乐池都加满了座位。

  “观众大多人到中年,年轻人也有少数。演唱会没有赞助,没有企业包场,所有的票几乎都是靠零售,且演出前两天全部售罄,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深圳保利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售票:绝大多数票均为零售

  如果你不曾熟稔《之乎者也》、《现象72变》,那你一定听闻过《童年》、《明天会更好》;即使你以为《皇后大道东》、《鹿港小镇》年代久远,也一定会在新晋的选秀节目中,看到后生们一次次翻唱着《你的样子》、《爱的箴言》向罗大佑致敬。

  罗大佑1954年出生于台北。1974年,20岁的罗大佑创作发表了第一首歌曲,1980年,他从医学院毕业后,历时两年,发表了第一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代表作品有《童年》、《野百合也有春天》、《滚滚红尘》等脍炙人口的歌曲。10年后的1990年,罗大佑在香港成立了名为“音乐工厂”的公司,开始涉足文化产业的经营。从事音乐的开发及电影配乐工作。他将对东方曲调的探索,对一个民族的宿命所进行的精确剖析,对黄色人种的浓烈情感和故乡情怀,以音乐铺陈开来。

  有人评价称:他的音乐,曾经在理想主义的上世纪70年代,以至于狂飙飞跃的上世纪80年代,为我们带来思索的力量和沸腾的感动。

  对于深圳歌迷张先生来说,罗大佑是初中时听到的第一张专辑,高中班级活动时KTV唱歌必点。2001年,罗大佑的深圳演唱会张先生未能到场,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这一次,我一早就到了,心情特别兴奋。”

  记者了解到,罗大佑此次演唱会开票仅提前一个月,但在短短的几天内,出票速度惊人,演出前两天,票房告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演唱会没有赞助,没有企业包场,除了少数团购,所有的票都是零售出去。“这意味着,前来观看的都是真正喜欢罗大佑的人。”一位票务业内人士解释。

  演出:廉颇老矣,尚能“唱”否?

  很多人喜欢罗大佑,是因为罗大佑的歌相伴他们度过青春,对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知音和朋友;对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青春代言人和思想的火花;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来说,他是经典的一个代号。

  演出前,最让韩先生担心的是,罗大佑还能唱得动吗?“一场这样的演唱会大约两个小时,让一个近60岁的人散步两个小时都不一定吃得消,更别说要在舞台上表演,还要弹琴和跳动。我其实很怕看到他声嘶力竭的样子,会觉得心酸,很怕年轻时存在心中的偶像形象破灭”。

  但更多的歌迷给予罗大佑的是宽容和支持。“对于罗大佑,已经不仅仅是‘怀旧’那种情怀,更多的时候是心疼他,怕他来了没人捧场,所以忙不迭地来支持。”一位观众如是说。

  演唱会现场,罗大佑以一曲《现象72变》开场,熟悉的音乐刚一响起,台下就尖叫声一片。记者身旁的中年女士,泪痕已现。前座的一对夫妻,更是大声合唱起来。

  整场演出,罗大佑穿插了最早的《之乎者也》、《爱人同志》两张专辑的歌曲较多,也在演出前半段尝试了演唱较新的一些歌曲,记者观察到,无论是观众熟悉的旋律,还是相对陌生的歌曲,观众们此起彼伏的“罗大佑我爱你”、“我们永远支持你”的声音从未停息。

  演出进行到一个半小时后,当罗大佑宣布“这是最后一首歌曲”时,更有粉丝主动大声点歌。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甚至不够将罗大佑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完,在随后的“Encore”(要求再唱)环节,罗大佑返场演唱了《爱的箴言》、《鹿港小镇》等歌曲。

  “其实除了说话、调音等时间,罗大佑的演唱时间可能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我来说,听过他的演唱会已经足矣。”观众刘小姐说:“他是一个时代的标杆,不论你是否经历过他所辉煌的时代,你的人生某个片段,一定经历过他的歌,也一定会被他的音乐带来的思考所冲击,而这种冲击,会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伴随着我们”。

  南方日报记者 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