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伊犁河的上游特克斯河北岸边,有一个很奇妙的县城,那就是新疆的特克斯八卦城。
整个县城呈放射状圆形,面积8平方公里,以占地26亩的八卦公园为轴心,向外辐射乾、坤、震、坎、艮、巽、离、兑八条大街,并以四条环路相连,布局上有《易经》的64卦、386爻。最为巧合的是,特克斯县辖1个镇、7个乡,合而为8。全县共有5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拱卫着县治机关,合而为64。最大的特点是,城里没有红绿灯,外人初到特克斯县城时,在里面行走很容易迷路,为不使人迷路,各街口都放置有方位说明的原生态石碑,分别刻着代表各自方向的“乾、坤、震、坎、艮、巽、离、兑”。穿行于县城中,能感受到明显的草原风,县城里住着哈萨克、汉、柯尔克孜、维吾尔、蒙、回等各族人民,但城址却是一个“八卦阵”,平常人很难理解。好像八卦城没有什么古老的故事,那是因为它建于1938年,是一个很半旧不新的城市。它的最初设计者之一是时任伊犁屯垦使兼警备司令的邱宗浚,这是一个人们不太喜欢的人,因为他是杀人魔盛世才的岳父,其敛财好杀的手段和反复无常的本性仅次于盛世才。邱宗浚最终没有得到善终,1949年5月邱宗浚一家11口人在兰州被仇家灭门。
为什么说邱宗浚参与了设计了八卦城呢?邱宗浚是辽宁沈阳人,早年是落魄的小学教师,后来在东北军里混了一个卫队团长的职务,他有三个漂亮女儿,时在东北军里任连长的盛世才,为了高攀,与辽宁开原老家的妻子离婚,新娶了邱宗浚的二女儿邱毓芳,这个邱毓芳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父亲把她过继给时任东北军旅长的郭松焘为继女,为此,盛世才被郭松焘公费派到日本军校学习。后来,盛世才在新疆意外地发达了,1933年盛世才靠政变当上了新疆临时督办,便安排其岳父邱宗浚捞了伊犁屯垦使这个肥缺。
有人说邱宗浚精通“易”理,那是说不通的。但邱宗浚长年在部队里混,常常行军布阵,又是小学教师,对诸葛亮的八卦阵还是多少了解一些的,加之他的老家邻近的桓仁县城,就是一个在东北很有名的八卦城,桓仁于1877年全城依八卦阵列而建。1937年民国建特克斯县,治所在科布(今齐勒乌泽克乡阔布村)。1938年,特克思县析出昭苏,成立昭苏设治局,原县府所在地科布前面临河、后面靠山,地域狭窄,便选了特克斯新城这块土地作为新治址,建特克斯新城时,邱宗浚见这一块地方平旷而有山水之围,颇似东北桓仁县城的地形地物,桓仁县的八卦城文化可追溯至明代的张三丰,张三丰是辽宁阜新人。邱宗浚便搬出桓仁县城作蓝本,要手下随员依样画葫芦,并参照随行的风水师的罗盘上的八卦图,画了一个特克斯新城的草图。经过苏联专家和当地头人们一起商量后,认为八卦城的规划可行,之后,便用犁铧在荒草地上犁出了三道环,第一环安排富商建商铺,第二环,安排有钱人建住房,第三环安排贫穷的人家建棚子房。再从商铺中购来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条,连结成长长的布条绳线,然后再用20头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雏形。从此,中国大地上有了西八卦城特克斯与东八卦城桓仁,展示着中华“易”文化的源远流长。
特克斯县城不是很古老,但特克斯这块地盘却很古老,特克斯的老故事多着呢,“特克斯”准噶尔语意为“野山羊多”,蒙古语音译为“原野水源纵横”,是古乌孙的地盘,汉朝解忧、细君二位公主均嫁入乌孙,汉代的乌孙宝马就是产自这里。从特克斯县及附近地区现存的近两万座乌孙古墓的分布和出土文物看,当时的乌孙繁荣富庶,还发现有七尊草原石人、十一处鹿石岩画,均透露着浓浓的古代文化的信息。
有人说,特克斯八卦城是丘处机定下的雏形,这是一种美好的附会。根据元代李志常所著《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当年丘处机的行走路线大致是,从山东一路东来,经吐鲁番(和州)、达坂城、乌鲁木齐市(轮台)、昌吉(昌八刺城)、石河子市、奎屯市、乌苏市、精河、赛里木湖(天池)、霍城市(阿里马城),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再往西。可见,丘处机并没有到过特克斯县城所在的这块谷地。李志常是丘处机的随行人员之一,其记录是很可靠的。
特克斯城依山傍水,藏风抱气,从风水学的角度讲,是一块福地,如果丘处机真的到过特克斯这块地方,那一定会留下更多的故事,说不定丘处机会在这里隐居下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