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他把美国赶出越南”

2013年10月06日12:17    来源: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他把美国赶出越南”

武元甲(资料片)

1954年,奠边府战役期间,武元甲与胡志明、陈赓在一起(从左至右)。

武元甲三次登上《时代》封面。

  作为越法战争和越南战争的重要军事指挥官,曾在越南历届政府先后担任国防部长、人民军总司令、副总理、中央军委书记等职的武元甲4日在河内去世,享年102岁。

  外号“红色拿破仑”

  过去4年,武元甲一直住在河内的一所军医院。4日,他的家人和医生证实了他的死讯,死因是“自然死亡”。

  武元甲大将身材清瘦,个子不高,学文出身,脾气火爆。在越南国内,作为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他的知名度仅次于胡志明;而在路透社等西方媒体看来,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军事指挥官,“与蒙哥马利、隆美尔、麦克阿瑟齐名”。

  越战期间,他三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红色拿破仑”的外号从那时开始流传。

  美国媒体纷纷对武元甲的去世予以大篇幅报道,对这位昔日对手大多持敬重之情。美国《纽约时报》以“把美国赶出越南的武元甲将军去世”为题,追忆了武元甲的军事作战理念及其个人风格。

  字典里从无“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武元甲组织抵抗力量,抗击日军侵占。二战后法国殖民者再次进入印支地区,武元甲是当时越南的抗法军事领导人之一。他曾说,在他的字典里从没有“投降”一词。任何以自由为目标的军事斗争“都具有对手无法想象和预料的创造性能量”。

  1954年,武元甲组织指挥了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击毙法军5000余人,俘虏1.1万人,击毁各型飞机62架、坦克4辆,缴获重炮30门、坦克6辆,最终迫使法军投降并签署《日内瓦协议》,解放越南北方。

  美联社说,在奠边府战役中,武元甲和他的游击队穿着橡胶轮胎制成的凉鞋,靠人力将火炮军械一件一件拖入山区,击败武装先进的法军,创造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这场胜利至今仍是军校学习的范本。路透社评价,这场战役不仅重创当时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国法国,而且令殖民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走向终结。

  十多年后,武元甲指挥北越军队,抗击美国及南越傀儡政权,并直接参与开辟“胡志明小道”,直至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抗美救国战争赢得彻底胜利。

  为中越关系“不懈努力”

  不过,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武元甲的军事光环开始暗淡。越南战争结束后,他并没有被评为战争的第一军事功臣。1979年,他离开政治局。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任完自己最后一个职务副总理后淡出核心政治舞台。

  他晚年写写回忆录,常常讲学,他也出席新闻发布会,念念自己手写的稿子,并且用法语回答记者提问。他不时邀请外国记者去家里做客。

  值得一提的是,武元甲早年投身革命时,曾和胡志明一起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1990年,武元甲出席了北京亚运会。中国官方媒体形容他为改善中越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消息

  曾被西方媒体扣 “不惜人员损失”帽子

  虽戎马一生,但武元甲从未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他曾自嘲就读于“丛林军校”。在纪念奠边府战役50周年时,武元甲告诉西方媒体记者:“如果一个民族要站起来,力量会非常大。”

  在越南战争中,越方同样蒙受巨大损失,武元甲也因此被西方媒体扣上为战争“不惜人员损失”的帽子。武元甲2005年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就这顶“帽子”作出解释:越南战争确实损失惨重,“但没有什么比民族独立和自由更珍贵”。

  “面对美国,我们以弱胜强,以落后战胜先进,”武元甲说,“其实,是人的因素决定了我们的胜利。”

  据新华社

  越南党政军领导人

  武元甲1911年出生在越南中部的一个地主家庭。18岁那年,他因参加学生运动而遭法国殖民者囚禁。获释后,他在河内一所大学获得法律学位,后担任中学教员和记者。27岁那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即今天的越南共产党。

  1940年,为躲避法国殖民者追捕,他飞赴中国昆明,与胡志明会合。在此期间,他的妻子遭法国殖民者囚禁,后死在狱中。

  1946年,武元甲任国防部长,1947年兼任越南人民军总司令,1958年晋升为大将军衔,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据新华社、中新社

  如果指挥得当,美国士兵打仗“也很出色”。

  ——武元甲后来对越南和美国恢复关系正常化有积极的评价,他后来甚至表示,如果指挥得当,美国士兵打仗“也很出色”。

  “我们的目的是粉碎美国政府继续战争的愿望。”

  ——武元甲1990年接受历史学家斯坦利·卡诺采访时说:“面对美国50万兵力,我们不够强大,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击败美国,而是粉碎美国政府继续战争的愿望。”

  “任何想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其他民族的军队注定会失败。”

  ——2004年,武元甲就伊拉克战争问题,这样告诉一名美联社记者。

  “8月4日那天,绝对没发生任何事。”

  ——1995年,美国越战期间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访问越南,武元甲与这位昔日的“死对头”当面对话。

  “我早就听说过你。”武元甲见到麦克纳马拉的第一句话就毫不客气。“我也早就听说过你。”麦克纳马拉回了一句。

  麦克纳马拉随后问起一个历史迷案——“东京湾事件”。1964年8月4日,中央情报局报告美国政府美军军舰在越南东京湾遭到越方攻击。麦克纳马拉随后极力推动美国国会通过《东京湾议案》,授权林登·约翰逊总统全面升级越战。后来,美国不断增兵越南。麦克纳马拉1968年离开防长职位时,美国总计向越南派兵超过50万人。

  但后来,不断有历史学家质疑“东京湾事件”的真实性。在会面时,麦克纳马拉问武元甲,“1964年8月4日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武元甲回答:“8月4日那天,绝对没发生任何事。”

  据新华社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