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确诊抑郁症,46岁确诊躁狂症,广州老夫子龙先生与命运一路抗争,终于实现“绝地反攻”
抗病达人系列之三
抗病达人:
龙云,61岁,从事硬笔书法教授工作,42岁时被确诊为抑郁症,46岁时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即“躁狂抑郁症”。
抗病感悟:
得了精神病不要讳疾忌医,要去医院的精神科看,坚持吃药不能停,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每天出去喝喝早茶,尽量多接触“正能量”。
医学指导/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首席专家郭沈昌教授
文、图/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誉怀
龙云先生是广州一“资深”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先天不足加上后天接二连三受到重创,令他的大脑神经不胜重荷,几十年来饱受抑郁、焦虑、恐惧、躁狂的轮番煎熬。在债务缠身、老父病逝、侄女被害之后,他好几次想跳楼自杀。然而他坦然面对自己的精神疾病,辗转多年才找对精神科医生看病,在妻子不离不弃的支持下长年服药治疗,最后不但成功控制住病情,还开创了硬笔书法教育的新事业。
抗病故事:
坦然面对疾病,一直积极求医
发病原因:
接二连三的身心重创
广州人所说的“七星仔”,是指怀胎7个月就早产出世的孩子,龙年出生的龙云先生就是一例。先天不足的他从小体弱多病,还因淘气而多次撞得头破血流,以十几岁时那次最为严重:他从珠江一艘运沙船的船篷上一头扎入水中,没料到撞上了斜插在水下的船橹,整条大船都晃动起来。他大难不死,但此后的精神就不太正常了,曾经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晕倒在餐桌上和草堆里;因为神经衰弱,经常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一睡又可以连着几天不醒。
18岁时,原本在中学当辅导员的龙云受命运作弄,被调去做自己最不愿意做的行当——杀猪,而且一杀就是两年。他厌恶肮脏,害怕杀生,但每天在屠场内见到的都是猪的鲜血、屎尿和尸体,听到的都是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好像炼狱一般,只好每天祈祷不再杀猪,“人生很多时候没得选择,杀猪那两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是我抑郁的源头。”
36岁时,龙云先生自觉工作很努力,却遭到庸才上司的“羡慕妒忌恨”,便萌生了借钱出国发展的想法,结果被澳大利亚当局以“超龄”为由拒绝,功败垂成还欠下4万元债务,被迫把手头仅有的钱押在一项高风险的投资上。每日担惊受怕的他焦虑异常,常常感到头痛、头晕、失眠,头部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他去了多家医院就诊,看完外科看内科,觉得自己是“神经病”又去了神经科……辗转多年,到42岁时才知道要看精神科,被确诊为抑郁症。
41岁时,投资终于得到回报,龙云先生才得以清偿债务。收到广西亲戚寄回来的借条后,他拿到厨房烧成灰烬,然后塞到嘴里咀嚼了很久。一座大山去掉了,但他却没有轻松起来。眼看几年来很多熟人冷嘲热讽甚至疏远绝交,他很不是滋味,内心逐渐出现了一个催命鬼——“我要自杀”!在阴雨绵绵的日子,他特别想死,经常有冲动要从单位的楼上跳下去。
44岁时,龙云先生的父亲突发中风,三个月后辞世。父子情深,倘若没有三个月的缓冲期,恐怕抑郁症固有的自杀冲动会令他追随父亲而去。其间为父亲的治疗到处奔波,尽了为人子的孝道,他才打消自杀念头。
45岁时,龙云先生又遭到重大打击:亲弟弟10岁的独女与另一名女童在江南大道南被拐,约十天后,从化一名村民发现村口草堆深处有两具遗体,证实亲人遇害。事后,他开始心神不宁,一见到有人打架斗殴就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惧。此外,他还出现了强迫的症状,出门后老担心厨房的煤气开关没关好,要反复回去检查十次八次。
46岁时,龙云先生开始出现躁狂的表现,过马路时最恨冲红灯的司机,一见到就自杀式地冲出去与汽车抢道,多次引发急刹车,“×××,撞死我吧!”曾经很有涵养的文弱书生变得脾气暴躁,在家里经常无名火起,把妻子骂得很惨,说了很多恶毒的话。在一次就诊时,他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即“躁狂抑郁症”。
战胜抑郁:
好在有一个好老婆
56岁时,龙云先生彻底战胜了抑郁症,长年服用的氯丙咪嗪逐渐减药、停药,病情没有反弹,维持至今。他总结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天时:病后长年吃劳保的他办理了提前退休,加上儿子大学毕业工作,家庭经济状况全面好转。
地利:买了房子,至今已经升值超过百万。每天到附近宾馆喝早茶,从开始时默不作声,到后来和茶友聊天“口水多过茶”。
人和: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候老婆一直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她在上班和做家务以外还抽时间陪他喝早茶,“这是最关键的,老婆是我的救命恩人!”
利用躁狂:
华丽转身成为“教字”先生
最近几年,龙云先生以治疗躁狂为主,每日服用碳酸锂,睡觉还要吃安眠药。双向情感障碍素有“天才病”之称,因为很多患者处于躁狂状态时才思泉涌。正是如此,他在病中开创了人生的全新事业——教硬笔书法。
其时,有老同事请龙云先生帮忙调教小孩的书写,他就凭借自己多年的书法功底,强打精神义务教了两天,没想到学生进步明显。他有很大的成就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有时三更半夜灵感迸发,爬起来就在茶几上拼命写字版。他教的学生越来越多,还在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开班授课,有次讲课时兴奋过度,心口闷痛,含服硝酸甘油才缓过劲来。
现在,“教字”已成为龙云先生一生中最成功的事业,他认为双向情感障碍对自己来说是“因祸得福”。
专家点评:
外伤和精神打击只是诱因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首席专家郭沈昌教授介绍说,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理智清楚,但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在抑郁的时候,患者思维缓慢,很想睡觉,容易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在躁狂的时候,患者又变得很兴奋,心情很好,睡眠减少,思维联想、做事说话速度加快,显得很聪明——这位龙云先生智商较高,在硬笔书法上下功夫后就做出了成绩。
龙云先生为什么会得这种病?郭沈昌分析道,他在小时候多次发生头部外伤,但与发病相隔多年,前后是否有关系还很难说,估计没有直接的影响;他曾因为生活事件受过多次精神打击,造成的心理创伤容易诱发抑郁症,但有的人受到的打击更大,却不一定会发病。目前认为,这种病的原因是脑细胞代谢的问题。
在治疗上,郭沈昌介绍说,双向情感障碍主要用碳酸锂等情绪稳定剂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这种病是能够治愈的。”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