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会议和文件比以往减少四成多,简报减少3/4
广西日报
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天兔”还未靠近广西,自治区水利厅已经派出8个防汛督查组分赴各地,在最可能出现汛情灾情的地方协助当地开展防范工作。如同今年入汛以来遭受的6次台风和6次强降雨一样,水利厅紧急派出的工作组每次都是“雨前到基层、雨中在基层”。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治区水利厅走出“文山会海”,奔赴兴水治水、防灾抗灾第一线,沉下基层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做好服务。
在查摆问题、对照检查中,水利厅认识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机关病”,“文山会海、花拳绣腿”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以及“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等官僚主义现象,都必须尽快治理,切实把工作作风转变过来。
厅党组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实施意见,采取规范行文、规范发文“两规范”办法,对周知性事项取消纸质行文,全部通过内网发布;采取集中审批权限、集中会议内容、集中开会层级“三集中”办法,对会议和文件实行“一支笔”审批。可开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必须开的会简化程序,减少规模,缩短时间;提倡视频会议,减少重复开会,既确保会议成效不打折扣,又免除参会人员舟车劳顿之苦,形成精简高效务实之会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水利厅机关会议数量比以往减少45%,文件减少42%,简报减少75%。
“文山会海”少了,沉下基层多了。他们把教育实践活动贯穿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之中,既丰富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又升华了水利工作的内容。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实施“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水利行动中,以河流水塘治理为重点,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抓手,以农村人饮安全为目标,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手段,以水库除险加固为契机,努力打造“水清、水美、水安全”乡村。如今,各地村前村后的水利工程,既成了农村建设的亮点,也成了群众普遍欢迎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今年,水利厅为全区争取到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3个、专项县18个,创历年新高。
自治区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杨焱表示,走出“文山会海”,才能常怀亲民之心,常念为民之责,常思富民之策,常兴利民之举,才能沉到工程上去、沉到基层中去、沉到市场里去,寻求科学发展新举措,寻求加快发展新办法,寻求改善民生新途径。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