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恩施土家女儿会记

2013年09月07日05:26    来源:湖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恩施土家女儿会记

  湖北日报讯 刘益善

  作为一个湖北人,且多次到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问起女儿会,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只知道恩施市办了本内部文艺杂志叫《女儿会》,前几年该杂志向我约稿,发了我一篇小文章与我在恩施面对一群土家族小学生学跳摆手舞的照片。

  今年我随《十月》杂志组织的作家诗人到恩施采风,8月18日即农历七月十二参加了恩施市举办的女儿会,我才真正了解恩施土家女儿会的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女儿会是居住在武陵山脉高山地区土家族的一种民俗,土家人对男女相约称作“会”,结婚叫“过喜会”。女儿会即年轻女子相约,其主体是土家女儿,她们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选择决定自己的婚恋对象,是土家族远古习俗的一种遗风。

  石灰窑和大山顶是恩施市东南和西北边远高寒地区的两个乡镇,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两地出产名贵中药材当归和党参,被称作“药王之乡”。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七月初九、七月十二,除恩施州各县乡镇的男女外,尙有湘西、宜昌、江汉平原和重庆奉节等地的商人前来,赶女儿会,也采购药材。这几天,两个乡镇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土家女儿压断街,那真是盛大的节日啊。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男女青年,对唱山歌;是在寻找意中人,也是在进行商贸活动。女子看中的男子,用山歌去招呼他,两人对歌对拢了,婚恋也就成功了;男子看中女子,去买女子的山货,如果女子看不上,会开高价,要是女子愿意,会出一个很低的价。买卖谈成了,两人也走到一起去了。当然那些借女儿会作生意的,也能真正地做成一笔笔交易;也有双管齐下的商人,得了个人与物双丰收。未婚男女在女儿会上找到了伴侣,大山里,集市边,男女相携;树林中,石坡下,小溪旁,唱情歌说情话。石灰窑和大山顶,是恩施土家女儿会的原生地,历史久,名声远,也最具原汁原味。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的情人节。

  除“文革”期间外,女儿会年年都在举办,也不需要什么人去组织操作,民俗学家甚至称女儿会是土家人生命的节日。1995年农历七月,恩施市政府首次将女儿会搬进城市,从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恩施城区及风景区都举办女儿会,赋予女儿会新的内容:给土家族男女创造认识交往谈情说爱的空间,促进女儿会的传承;举行土家文化演出和娱乐活动,达到招商引资推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恩施土家女儿会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文化品牌。

  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参加的女儿会,是搬进城市的新版女儿会。天气晴朗,暑气或许是被大山挡住,恩施城里不热。美丽的清江荡着碧波穿过山城,清江两岸林木蓊郁,平坦的水泥路傍依林带而伸延,林阴下石凳错落,恩施人称清江两岸为亲水走廊,今年的女儿会在亲水走廊举行。我们沿清江北岸进入一个写有“2013女儿会”的高大门廊,立即就融进了人流和一种氛围中。我感觉自己置身在一种爱意的温暖里,年轻了一截。林木中的石凳上,坐着一对对身著土家服装的男女,音乐声在清江两岸悠扬,路边,有摆摊子卖各种山货和工艺品的,有一队队土家妹子唱山歌,有电子琴伴奏。唱完一曲后,游人提议唱《六口茶》,于是一群妹子张口就来,“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有恁多话……”我们顺着亲水走廊往前走,看到路左边有一排广告牌,上面贴满了小纸片,凑上去看,那是一个个名字,提供男女个人信息。广告牌的对面林木中,摆满了桌椅,有戴红帽子的志愿者接待求婚的男女,帮他们填写小纸片,然后再贴上广告牌。亲水走廊约三四里路长,走完亲水走廊,我们通过一座风雨桥,从北岸到南岸。风雨桥宽近30米,长约300米,顶盖离桥面十多米高,空间显得阔大。如果说土家男女相亲活动在亲水走廊,那么风雨桥就是商贸活动场所了,这里是一个巨大的集贸市场。风雨桥上摆满了摊位,各种山货及现代商品齐全,那品种可谓土洋齐备城乡结合,不说琳琅满目但也可说满眼明丽。讨价还价声,吵吵嚷嚷声,不绝于耳,男女老幼,人是出奇的多。看那些山货,新鲜水灵,各种时新水果蔬菜,碧绿红艳,煞是爱人。我看中了那绿叶中包着的玉米粑粑,正欲品尝,却被行人裹挟着离开。我们一群人好不容易穿过风雨桥,到达清江南岸。时已中午,我们登车回酒店,结束了女儿会的观摩活动。

  发源于久远年代的一项民俗活动,规范于盛世之年,恩施土家女儿会,蕴含了土家女儿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如果说早年在石灰窑和大山顶举行的女儿会,多了一些野性与原始,而搬到城市里来的女儿会,则多了一些理性与现代的色彩。

(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