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平南县:枢纽重镇 大放异彩

2013年09月05日10:50    来源:广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平南县:枢纽重镇 大放异彩

  平南县县长区杰代表县政府与广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西江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 莫新雄/摄

武林港一瞥。 莫新雄/摄

  平南县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图为永源公司现代化养猪大楼一瞥。 莫新雄/摄

“七彩龚州”已成为平南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 莫新雄/摄

建设中的平南县工业园。 莫新雄/摄

  马练瑶族乡开展“清洁大同江·保护母亲河”行动,江面的垃圾、漂浮物已全部清理,呈现出秀美的自然风光。 莫新雄/摄

白马双英纪念碑外景。莫新雄/摄

景华峡谷漂流。梁君荣/摄

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全景图。 莫新雄/摄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上游,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是连接珠三角和北部湾的枢纽重镇。面积2988平方公里。现辖4乡17镇,人口150多万。城区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从曾经的广西综合经济前三强,到上个世纪末工业陷入低潮,经过漫长的凤凰涅槃般的洗礼,平南这个桂东南枢纽重镇,如今重振雄风,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腾飞中大放异彩。平南县的未来发展规划是,“带状城市,组团发展”,争取到2020年,将平南打造成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

  物产资源丰富多彩

  全县已知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植物资源1000多种。已发现的有石灰石、花岗岩、红砂石、重晶石、金矿、高岭土、稀土等10多种矿藏资源,其中石灰石储量40亿吨,含钙率高达54%以上;红砂石储量20亿吨,花岗岩储量30亿吨。境内水能蕴藏量9.49万千瓦,可开发装机总容量7.53万千瓦。盛产优质米、石硖龙眼、肉桂、茶叶、烤烟、桑蚕、八角、瘦肉型猪、桂花鱼等优质农副产品。2007年、2009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2012年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黄金水道穿境而过

  平南县处于大西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结合部,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粤港澳地区的东向最便捷通道、连接珠三角和北部湾的枢纽重镇。西江平南段常年可通行3000吨级以上船舶,2012年全县港口货物吞吐量1850万吨,连续6年居广西内河港口吞吐量第二位。境内现有南宁至梧州、平南至容县、平南至武宣、平南至金秀4条二级公路。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柳州至梧州高速公路正在开工建设,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七彩龚州”名声远扬

  平南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称龚州,置县已有1652年历史。孕育了南汉状元梁嵩等一批先贤。有畅岩怀古等名胜古迹和丰富的名家诗词。平南牛歌戏、大安镇校水柜习俗和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陈镇登塘西汉炼铁遗址是广西乃至岭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冶铁遗址之一。

  平南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七彩龚州”文化品牌,着力构建全国文化名县。县委书记黄星荣表示,平南要在诗词、书法、美术、牛歌戏、周程理学、摄影和历史文化旅游7个方面“出彩”,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开创平南更加美好的明天。近年来,平南县先后荣获“广西诗词文化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中国诗词文化传承基地”等称号,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彩龚州”——全国著名书法家挥毫平南历代名诗名词书法展、“七彩龚州”——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首届民俗文化艺术节、“五月风·中国梦”翰迹书画展、林业灿画展和梁君荣摄影作品展。

  创新模式清洁乡村

  平南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以新机制助力“清洁乡村”活动。一是创新“一事一议”机制,解决垃圾处理费收取问题,目前,全县有235个行政村实行了“一事一议”制度。二是创新“村理事会”管理模式,解决村屯“机构、管事”问题,全县288个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大安镇石宝屯等3250多个自然村(屯)成立了理事会,着重抓好“户前三包”和“门前三包”。三是创新“户轮值”制度,由户主会商议确定农户收集清运垃圾轮值、监督本屯生活垃圾费收支等工作,解决村屯垃圾收集清运问题。目前,全县已有超过70%的自然村(屯)推行了户轮值模式。四是探索“政府购买保洁服务”制度,解决保洁运行机制问题。全县共创建成林、祥龙、海媚、辉建4家环卫保洁服务部。全县城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龚州大地焕然一新。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平南县南部和北部分别为大容山脉余峰和大瑶山脉余峰,“两山夹一川”,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地貌多姿。全县有鹏山风光、新隆丰碑、田湖映翠、碧海银川、渔洲雁讯、相思洲、大桂山“一线天”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及梁嵩状元庙、畅岩怀古、大安列圣宫、太平天国豫王、赞王故里等一批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已建成的旅游景点有畅岩山、大王宫、白马双英、六陈水库景区、龚州生态园、景华峡谷漂流等10多个,还有鹏山生态旅游、大桂山风光、富藏明清古建筑等正在开发之中。2012年,全县接待外来游客12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凭借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平南县可以自行形成旅游线路或与邻近县市形成风格独特的旅游线路,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

  平南县工业园区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为29.3平方公里,分为临江产业园和丹竹建材产业园两个功能区。其中临江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3.3平方公里,布局生物科技、电子信息、五金机械等三大产业;丹竹建材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为6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到2015年入园企业达到100家,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税收超4亿元,就业人口达1万人。2012年,园区工业总产值55.09亿元,增长12.2%。目前,临江产业园现有入园企业24家,总投资61多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7个,竣工投产项目3个。2013年,园区列入贵港市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项目24个,投资总额52.19亿元。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入园大道、第二支线道路、电网、水网、公租房、廉租房等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8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资大厦、污水处理厂等正在建设中,园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年产1000万吨新型水泥的华润水泥(平南)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水泥、化工、造纸、编织、制药、纺织、食品等工业体系,平南工业园、丹竹工业园、大安工业园快速发展,西江工业走廊初具规模。培育了优质猪苗家庭规模养殖,黄沙鳖、娃娃鱼、金钱龟等特色水产养殖,优质马铃薯、优质石硖龙眼、万亩肉桂、优质桑蚕等特色产业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十一五”期间,14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县域经济由2005年全区排名第29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11位。2008年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2009年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1亿元,增长10.9%;财政收入9.5亿元,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5亿元,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7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6976元,增长15.8%。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呈现新局面。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