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来青”浓香有望回归
![]() |
右图:村民观看早熟的“老来青”,连声说不错。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作为早熟优质香型水稻,“老来青”在蒸煮时、食用中都会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因而备受市民喜爱。目前,上海主要的水稻品种熟期都比较晚,晚熟水稻品种的稻谷成熟期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而早熟品种的“老来青”则在9月5日至10日成熟,弥补了市场上每年9月至10月新米缺乏的空档期。
据介绍,今年“老来青”水稻种植总面积近2000亩,比去年成熟期又提早了3天左右。今年的大米售价与去年大致持平,为每500克8.5元。虽然昨天是水稻收割的第一天,但上海老来青米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接到了总量达100吨的新米订单,大约占到大米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合作社负责人邹士根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已经下达,课题名称为《早熟优质‘老来青’品种的提纯复壮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支撑,市科委将拨款70万元,松江区科委和“老来青”合作社分别配套70万元,主要研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增加香味,过去新米所带的浓郁香味如今有所减弱,要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加快香味品种的选育和杂交,让香味大米回到餐桌;二是解决品种的条纹枯叶病,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一课题由上海松江种子有限公司和上海师范大学两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完成后,“老来青”将在今后的水稻生产中种植优质的早熟软米水稻新品种,计划2016年种植1000亩早熟软米水稻,到2018年扩大到1500亩的规模,届时市民将更有口福。
(来源:解放日报)